处州府城墙:阅尽千年沧桑的文化地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展示丽水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丽水城市文脉,激发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热情,日前,丽水日报社、市文广新局、市住建局联合组织开展的“丽水十大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评选活动,经评委对推荐上来的48处建筑进行了评选,最终确定了20处候选名单。

 

      今起,本报、丽水网、“指尖丽水”移动新闻客户端将开设专题报道,逐一带着大家共同探寻这20处候选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届时,你可以在本报官方微信和丽水网为你们心目中的标志性建筑投上神圣的一票。

 

      历史上,它是保护城市抵御入侵的军事防线;上个世纪,它是风化沧桑的城中“堡坎”;而现在,它是重生在瓯江河畔的一道历史文化风景线……它就是距今上千年历史的处州府城墙。

 

      漫步在大水门段的古城墙下,一座雄伟复古的建筑出现在眼帘,巍然屹立。经过岁月风雨的洗礼,如今处州府城墙只剩大水门一段保存最好,在丽水人的修葺保护下,它依旧完整坚固。走到古城墙边,抚摸着那一块块特制的石砖,怀古之意油然而生。

 

      昨日,在丽水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吴志标的带领下,我们一同走近处州府城墙。

 

      据吴志标介绍,处州府城墙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古城墙建于元代,此后历朝都有修缮。它是古代处州府城的地标性建筑,见证丽水城市历史的发展。沿江古城墙用菱形块石(俗称铁钉石)砌筑,具有防御、防洪双重作用,为浙江省孤例。

 

      处州府城墙四周原有城门六座。《丽水县志》中记载,公元1290年,当时的元政府新建了处州府城墙,北边设望京门(俗称丽阳门)、东边设岩泉门(俗称虎啸门)、东南设行春门(俗称厦河门)、南边设南明门(俗称大水门)、西南设括苍门(俗称小水门)、西北设通惠门(亦称左渠门)。由此可知,丽水人一直叫到现在的六个城门的名字,已延续700多年。

 

      作为古代一项大型军事防御工事,处州府城墙除高大坚固的墙体和城楼外,还建有众多配套的军事设施,坚固的城墙,构思精巧的瓮城,暗藏杀机的门楼,不知多少次挡住了来犯丽水的侵略者。

 

      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虽然昔日的刀剑兵器已被枪炮所取代,但古城墙作为防御工事仍然能派上用场。曾在丽水与日本侵略军战斗的原国民党军62团团长陈章文,在《丽温战役亲历记》中这样写道:“日军以云梯强扒城墙,用喷火器掩护进攻,城墙垮塌,工事多处被毁无法利用……”

 

      记载中还写道:“敌人与我部激战,在城楼反复拼杀。凌晨之时,南门(大水门)城楼为我一营攻占。敌人据天主堂的钟楼竭力顽抗。正巷战间,水洞内冒出一支小分队,枪击、刀砍、手榴弹轰,鬼子惊慌失措,一窝蜂夺路出东门……”

 

      这段惊心动魄的文字,仿佛让我们看到抗日战火中的处州府城墙,其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破坏程度可想而知。而今天,我们站在古城墙下,遥想先烈们当年大败日寇的场景,胸中不免涌出一股热血豪情。

 

      至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处州府城墙已破损不堪,但主体还好,当时完好的城门除丽阳门、大水门外,还有虎啸门、左渠门,但城门上面的古建筑都没有了。其后数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丽水城不得不突破城墙向外扩展,因而,拆除了大部分古城墙。到如今,市民能看到的,只有大水门以及丽阳门处残存的一段古城墙。

 

      而现存的古城墙之所以保留了下来,则多亏了丽水文化名人毛传书先生等人的奔走。

 

      毛传书如今已年届八旬,当年他最先呼吁保护处州府古城墙。2000年4月,在丽水市(县级)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他会同37名政协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联名提案,建议结合瓯江做防洪堤,保护修复沿江古城墙。

 

      当年的《处州晚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丽水市政协委员呼吁恢复有防洪功能的古城墙》一文,之后,又用整版篇幅发表长篇文章《古城墙、防洪堤能否共存?》。其后,《丽水日报·瓯江特刊》又发表《让古城墙站起来》一文,一时之间,古城墙的保护成了丽水全城的焦点。

 

      此事引起文化、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久,省里来的文物专家对古城墙进行了“会诊”。几位专家考察后认为,丽水古城墙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这才让仅剩的古城墙免于拆除。

 

      2005年3月,丽水处州府城墙被浙江省政府授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古城墙的保护开启了新的里程碑。2006年经省文物局批准,政府修复了南明门,同时对丽阳门古城墙进行了修缮。

 

      见证了千年沧桑的丽阳门、大水门两处古城墙,不仅发挥了它应用的历史作用,更是丽水人热爱家乡、不畏强暴、不屈不挠、英勇抗敌的历史见证,成了丽水城的文化地标、特色景观,深受丽水人民的眷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