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遗址公园年内开放 12圣象气势宏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圣象广场 魏福春 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沿着这条木栈道可以直达佛顶宫  鹿伟 摄

 

      “春牛首,秋栖霞”。春天到牛首山踏青,是南京人多年的民俗。而今年到牛首山踏青,又多了一个新景点——牛首山北坡景区。昨天,“2015南京雨花春牛首踏青节”正式拉开帷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牛首山遗址公园将在年内建成开放,牛首山北坡景区便是通往公园内佛顶宫的朝圣入口之一,有两条通道可直达佛顶宫。

 

      有哪些好玩的?

 

      十二圣象组成国内单体最大石象群

 

      牛首山北坡景区位于铁心桥宁丹路西侧,项目一期工程占地500亩,目前景区内的镜面水池、圣象广场、水景栈道等景观设施,对公众免费开放。

 

      站在景区门口,远远就能看到十二座圣象高高矗立,依次向心环形排开,气势宏伟,仪表威严。据介绍,十二圣象是圣象广场的主体造型,也是一期项目中最宏伟、最显著的地标。

 

      走近看,这些圣象形态各异,身披团花锦铺,以念珠、玉带、响铃为装饰,而锦铺花纹则选取了12个月的代表花卉或纹样,金箔制作。

 

      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石象为六牙白象,相传释迦牟尼下凡时乘坐的就是这种象。这些圣象,单只长约5.3米,宽约2.4米,高约4米,再加上上面的经幢9米,总高13米左右。选用的材料是福建泉州白,一种花岗岩石材。据悉,经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认定,圣象广场六牙白象群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花岗岩整料雕刻石象群。

 

      仔细看,圣象背上驮有六角经幢,以莲花须弥座托底,宝顶亭盖柱头,看起来尊贵华丽。

 

      12幅浮雕讲述与南京有关的佛教故事

 

      广场前面,可以看到3个镜面水池。据介绍,三叠水池清如明镜,空无一物,是为了契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禅意。整个圣象广场的造型是个大的菩提叶,“从空中俯瞰,12圣象依次倒映在三级镜面水池中,一共映现出36座圣象,寓意反射万象,倒映众生。”

 

      在圣象广场四周,还有12幅浮雕,构图精美,人物栩栩如生,分别讲述了“感应舍利”“甘露佳庭”等与南京有渊源的佛教文化故事。

 

      站在广场上,中间不断有雾气涌向圣象,如同身处“仙境”之中。原来,广场的设计吸纳了“地、水、火、风、空”五种生命元素,象征万物。中心建有凸起的法轮和氤氲雾森,周围装饰蔓延生长的莲花,共同演绎着宇宙生命的轮回,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两条通道直达佛顶宫

 

      牛首山南侧正在建遗址公园,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佛顶宫。值得一提的是,今后,从北坡景区就能直达佛顶宫,设有两条通道,因为目前南侧正在施工,所以现在还无法过去。

 

      “一条是乘坐电瓶车上山,一条是从木栈道走过去,直达佛顶宫。”工作人员介绍说,主干道,即菩提大道为双向车道,宽7米,入口采用人车分流设计,总长约2180米。而一旁依山而建的寻禅步道分滨水寻禅道和山地寻禅道,都由木栈道和石砌山道组成,周边种植野百合、白芨、石菖蒲、莲花等,环境清幽。

 

      根据景区宣传册上的规划图,景区还规划打造一条缆车,从山下直抵佛顶宫,不过目前并没被批复。

 

      到莲花湖公园骑车赏花

 

      除了将军山旅游风景区、南京科技馆等老牌景点外,今年雨花台区还陆续开发建设了三桥湿地公园、莲花湖公园、板桥生态园等项目。届时,市民、游客可以在湿地公园垂钓,在莲花湖公园骑车赏花等。

 

      推荐线路

 

      雨花台风景区—浡泥国王墓—牛首山北坡

 

      根据推荐,市民可从位于雨花南路2号的雨花台区政府出发,先游览周边的雨花台风景区,然后沿宁丹路往下,会经过浡泥国王墓和菊花台;过铁心桥沿宁丹路前行约10分钟,在道路右侧便可以到达牛首山北坡景区,景区的对面是将军山风景区。

 

      目前将军山风景区和牛首山北坡景区均预留了充足的停车位,不过主办方仍建议,有条件的市民尽量采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微信平台

 

      足不出户也能“微游雨花”

 

      “高大上邂逅小清新,这里有历史人文也有吃喝玩乐,点点手指,带您了解雨花、融入雨花。”昨天,雨花台区文化旅游局官方微信“微游雨花”正式上线,市民只要在微信平台上搜索并关注就能够轻松实现“足不出户,漫游雨花”。微信还推出“随手拍雨花”活动,鼓励市民拍下自己身边和雨花相关的点点滴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