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全方位展现丝路艺术魅力

起始于古代中国,贯穿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历久弥新。昨日上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及天津博物馆总共206件(组)文物与市民见面,其中过半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少都是国宝级的,这些文物重现了丝路的辉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起始于古代中国,贯穿亚欧非大陆的丝绸之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历久弥新。昨日上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天津博物馆正式开展,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及天津博物馆总共206件(组)文物与市民见面,其中过半为国家一级文物,不少都是国宝级的,这些文物重现了丝路的辉煌。

 

      特写


      过半为国家一级文物

 

      昨日上午,“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刚刚开展,位于4楼的展厅内就涌进众多观众。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再现丝绸之路的大沙盘。接着,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的铜车马出行仪仗俑呈现在观众眼前,11件铜俑铸造精湛,排列有序,气势雄壮,让人不禁感叹2000年前中国制造工艺的精湛。继续前行,琉璃碗、鎏金银、三彩镇墓兽……一件件文物让观众目不暇接,不禁用相机拍下这难得一见的珍品。

 

      据天博工作人员介绍,为保证本次“丝绸之路”展览的高规格、高品质,天津博物馆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西北五省(自治区)17家文博单位精选出近200件(组)与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珍贵文物,同时拿出天博11件馆藏精品文物进行联合展出,展出文物达到206件(组),过半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

 

      花絮


      文物背后不知道的秘密

 

      此次展览的展品中有不少一级(甲类)文物,即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对恒温恒湿的要求很高,误差不能超过10%,因此临时调来20多台恒温恒湿机设置在展厅内,但这些观众是看不到的。此外,展柜内还设有恒温恒湿检测表,在总控室可以随时监测展柜内的温度湿度,一旦超过设定范围会自动报警,工作人员会及时进行调试。

 

      在众多展品中,一组出土于宁夏固原李贤夫妇合葬墓的仪仗俑成为展览的亮点,它由镇墓兽、镇墓武士俑、甲骑俑、侍女俑等9类42件文物组成的仪仗俑方阵,这组文物距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这组仪仗俑摆放得十分整齐,如同阅兵方阵一般,不管是横看、竖看、斜着看,都是一条直线,原来布展时工作人员可是费了不少心思,用尺子测量,摆放了一个多小时。

 

      据宁夏固原博物馆馆长介绍,此次展出的206件(组)文物中,该馆带来了96件(组),其中还有两件国家一级文物(甲类),是他们的镇馆之宝,而宁夏固原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甲类)只有3件,由此可见此次展览规格之高。

 

      提示


      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

 

      此次展览展品丰富、种类齐全,质地包括金、银、铜、石、玻璃、织物、纸、陶、瓷9种;类别涉及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陶瓷器、丝绸、文书、壁画、石雕8类。展览把丝绸之路年代发展顺序和内容主题区块进行有机结合,将整个展览分成“诸戎逐鹿丝路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凿空西域丝路开启”两汉时期(前206—公元220年)、“民族融合丝路交通”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盛唐气象丝路繁荣”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宋元经营丝路余晖”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现了丝绸之路上的人情风物、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等。

 

      据介绍,该展览免费向市民开放,展期至6月30日。在此需要提醒观众的是,为了保护文物,给文物拍照时不要使用闪光灯,对于裸展(不在展柜内)的文物不要用手摸,因为汗液会侵蚀文物。此外为了更好地让观众了解“丝绸之路”,天津博物馆“文博讲堂”配合展览特别打造“丝绸之路”文化赏鉴之旅。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