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件扬州文物再现大唐盛景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成为最新热词。这条我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目前正由扬州、南京、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宁波、蓬莱、福州共9个城市共同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联合行动。

  本月27日,延续近三年的“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九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将在南京收官,来自扬州的26件(套)珍贵文物将再现扬州的大唐盛世。

  历时三年,九城市“压箱底”珍宝同台

  由9个城市举办的联展自2012年5月开始,先后在宁波、福州、扬州、蓬莱、北海、广州、漳州、泉州展出,将于3月27日在南京压轴登场。

  联展打破了地域限制,围绕“海丝”发展史的主线,以始发港为着眼点,梳理出九大城市在“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中的特点、地位和贡献,并通过文物、文化遗存等多种类的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展品涵盖陶瓷、沉船模型、服饰、珠宝、铜镜、碑文、钱币等,代表了九个“海丝”申遗城市的贸易特色,均是各城市的“压箱底”珍宝,显示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26件(套)扬州珍贵文物重现大唐盛景

  唐代的扬州依托运河,濒临长江,面向大海,是南北物资的集散地、“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许多外国使节经由扬州转赴唐都洛阳、长安,鉴真和尚从扬州解缆启航远渡东瀛,繁盛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扬州留下了永恒的印记。

  为了充分再现当时的扬州盛景,扬州遴选出26件珍贵文物,瓷器、金银器、铜镜、陶器精品文物频现,其中国家二级文物9件。仙鹤寺、普哈丁墓等一个个见证扬州与外界联系的古迹,崔致远、马可·波罗等外国使者都将在扬州展区内“复活”,充分展现扬州的千年文化以及盛唐的繁荣景象。

  “极具波斯风格的瓷器是扬州展区最独特的文物,充分说明了扬州多元的文化交融以及‘富甲天下’的国际贸易繁盛程度。”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扬州四项目列“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去年,继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后,包括江苏在内的7省9市开始积极谋划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在9座城市初步选取的50多个申报遗产点中,我市有仙鹤寺、普哈丁墓、大明寺、扬州城遗址四个项目入选。

  根据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日程,2015年我国将完成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相关准备工作,2016年开始申报。这是继瘦西湖及扬州历史城区申遗、大运河联合申遗之后,扬州承担的第三项申遗任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