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是一段凝固的记忆
2015-03-18 09:15:44 来源:钱江晚报 已浏览次
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是一段凝固的记忆。在杭州,现有的336处历史建筑或坐隐闹市城中,或露于西湖远景,或散落村镇郊野……如同颗颗绚烂的宝石,为杭城平添了迷人风韵。可是这些老房子记录着的尘世和岁月,身在杭州的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近日,杭州住保房管局历保中心与杭州市城建档案馆共同合作编撰的《杭州历史建筑集萃》正式出版发行。40余处有着别样风情的历史建筑被收录其中,翻看其中,似乎就能窥探到那段正逐渐被人淡忘却无比精彩的往日时光。
书中40余处独具典型的历史建筑,建筑年代跨越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涵盖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构筑物四大类型。书籍画册里,那些中式、西式或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无不散发出浓浓的独特风韵。它们各领风骚,却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这些漂亮的老房子背后,或多或少地藏着一些并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乾隆皇帝曾御赐匾额的“慎友堂”
精美雕刻因及时抹上黄泥才逃过一劫
收录于书籍中的,这座隐匿于长河老街历史街区荷花池的慎友堂就大有来头。清代传统木构院落式建筑,让慎友堂成为了长河地区大型宅第的典型代表。整座房屋院屋相套,两进院落。正房与厢房间有围墙相隔,前后有做工精细的门楼,门额上题有“作德日修”、“自求多福”等字样。而房子的月梁、墙上、窗上至今都还保留了精美的雕刻。
当地居民介绍,这座老宅还和乾隆帝有着些许关系。原来乾隆十三年,萧山来仲方高中武魁,得到朝廷嘉奖,回乡建造了慎友堂,而堂内就挂着乾隆皇帝“慎友堂”的御赐匾额,也因此在当地一直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一直到民国以后,慎友堂住户开始慢慢衰败,甚至变卖房产、土地等。文革时期,慎友堂甚至遭到了破坏,堂内匾额丢失,而门楼上一些精美雕刻由于及时抹上黄泥才逃过一劫,得以保留至今。
清波桥河下的夏家花园
当年接待过毛主席和周总理
书里收录的另一处老宅,也挺有故事。
这是清波桥河下的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建于20世纪30——40年代,包括清波桥河下4号、8号夏超旧居和9号周碞旧居。
其中的夏家花园又名“夏家宗祠”。据说园子的主人是辛亥革命后的浙江省警务处处长,后曾出任浙江省省长的夏超。这里是他的家祠所在,故称夏家花园。
1949年10月以后,夏家花园收归国有,成为浙江省委内部的一处高级招待所,上个世纪60年代,毛主席与越南的胡志明主席曾在院内晤谈散步,商讨援越抗美的有关决策。夏家花园还曾接待过周恩来、陈毅等。
与夏家花园相隔不远的周碞旧居则是一座规模宏大、带着浓浓西欧风格的城堡式花园洋房,城堡雅号“维新堂”,别墅面积达500多平方米。三层三开间,前后左右上下共有14间房间,当时每个房间地板及楼梯用的都是高档木料,天花板的四周还装饰有石膏山花,华丽而雅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