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边线王遗址资料整理工作完成 文物将展出

      寿光边线王遗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并挖掘出两座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遗址。从2013年9月开始,在寿光市政府支持下,由山东省文物局统一协调,成立了边线王遗址考古资料整理中心。经过一年多的整理,日前2000余件文物重见天日,并将于近期陆续向世人展示。

      资料整理已完成

      1月10日,记者在寿光市博物馆了解到,边线王遗址考古资料整理工作已顺利完成。参与整理的寿光市博物馆副馆长王德明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整理,从边线王遗址出土的2000多件文物、100多箱标本重见天日。

      王德明告诉记者,整理后的文物最早可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晚至清代。

      在该博物馆里,记者看到了商代的青铜戈、战国玛瑙环、战国鱼鹤纹彩陶盆等文物。王德明介绍,龙山文化时期除了造型各异的陶鬶,还有不少体型较大的陶瓮。其中最大的陶瓮腹径达62厘米,器高超过了60厘米。除此之外,在2000多件文物中,还有大量纺轮和轮坯的出现,说明当时纺织业应该很发达。另外,从遗址内还整理出大量贝类和蚌器制作的刀、镰、锯类和装饰品,是人类早期利用海洋的证据。

      发现了城堡遗址

      王德明告诉记者,边线王遗址是在修建益羊铁路时发现的,除了有龙山文化遗址外,还分布着较多的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等各个时期的墓葬。整个遗址的发现,在当时轰动了全国。1984年至1986年冬天,全国多位著名考古学家对边线王遗址进行了挖掘和确认。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是,在该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堡遗迹。

      记者了解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座城堡遗址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特别是考古界、史学界呈现极大兴趣,省里的专家、北京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负责人纷纷来此考察。在1992年,边线王遗址被确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发现的城堡遗址中有内外大小城堡两座,结构相似,同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大城堡面积约5.5万平方米,小城堡面积约2万平方米。大城堡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晚期,小城堡相当于龙山文化中期或中期略晚。两座城堡有明显的早晚关系,年代前后大致衔接。据专家推测,大城堡可能是在小城堡废弃后,就地扩展建成的。

      文物于近期展出

      王德明对记者说,整理出来的2000多件文物将于近期陆续向人们展示,市民可通过出土的文物,穿越时空,了解几千年之前的龙山文化、商周时期的文明。

      “目前,山东省境内已经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堡有8座,这些城址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线索,对中国文明多元一体论和区系类型学说提供了有力佐证。”王德明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