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汉之最――金鸡咀遗址石尖状器
2014-12-17 10:28:51 来源:襄阳日报 已浏览次
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够制造工具,它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有一个逐渐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粗糙到复杂精致的过程。自从开始制造工具,人类实际上就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旧石器时代。这个时代的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旧石器时代中期,生产工具有了明显的分工,石质工具有了定型,主要器类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其中一种用于剔剥、割裂兽皮和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及远距离投掷的工具,即称之为尖状器。
1990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汉水北岸冲积平原的一条东西向岗岭上发现了金鸡咀遗址,为樊城区牛首镇袁营村所辖。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40米,在遗址的第三层(灰白色黏土层)采集到尖状器3件,它们是目前襄阳地区出土时代最早的人类遗物之典型代表。
3件尖状器均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其中1号长21.9厘米、最宽处8.7厘米、最厚处8.3厘米,青色。它在一端以砾石原面为台面,逆向剥取石片,侧向加工尖部,尖端逆向打击成微凸弧刃,剥取部分长砾石面的三分之二,另一面保留原砾石面。2号长14厘米、最宽处8.5厘米、最厚处7厘米,灰白色。它以棱形砾石打击而成,利用自然台面,侧向双侧面加工,尖端处四面打击加工。3号长19.5厘米、最宽处10.5厘米、最厚处6.9厘米。它以窄长砾石打击而成,一长边剥取石片的破裂面微凹,相对另一边除尖端外,基本保留原砾石面。剥取石片后,在尖端相对两面顺向打击,形成凸刃。
这3件尖状器初看和普通石头没有多大区别,但细微之处的加工使用痕迹,又表明是人类有意为之。后经过专家深入研究,证明金鸡咀遗址3件尖状器与丁村文化遗址中的同类器物基本相似,具有显著的旧石器文化特征,其时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或偏晚。丁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典型文化的代表,因1954年发掘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遗址而得名,距今约30万―10万年。丁村文化遗址的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其中厚三棱尖状器为其所特有。丁村文化的尖状器出土数量较大,以单面加工为主,而金鸡咀遗址的尖状器采用双面加工技术,显示出石器加工制作的进步性,时代上也可能稍晚。遗憾的是,本遗址后已因砖瓦厂取土而被毁坏殆尽,只留下了少许的石器仍在展示着襄阳历史之悠久。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距今约250万年―约1万年。200万年前左右的郧县古猿人化石、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郧县人头骨化石”等,证明汉水流域是中国早期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襄阳位于汉水中游,山水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非常适宜古人类繁衍生息。襄阳金鸡咀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石器,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制作上也不怎么精细,但它们是襄阳地区有人类活动最早的见证物,铭记着襄汉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印迹,说明襄阳地区至少在20万年前就开始有古人类活动。
而与金鸡咀遗址相距不远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包括还有部分遗存的樊城区太平店镇的军营坡、龚家洲遗址和已经消失的高新区团山镇山湾遗址。这些遗址均出土有类似的尖状器和其他石器,这也是襄阳地区惟一的一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区,共同构成了本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区域,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正处于南北交通要道上的樊城区域的地理位置之重要和地理环境之优越。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