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昼夜忙重建 明代古建展新姿

      2013年4月20日,芦山7级强烈地震袭击雅安。在地震中,我市许多重要文物古迹遭受重大损毁破坏和巨大损失。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市文物古迹维修加固总投资31544万元。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文物部门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和关心,对文物修复保护作了具体指导。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高颐阙、观音阁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面貌与刚刚地震之后有了鲜明的对比。近日,记者走进重建现场,为广大读者呈现完成主体维修重建后的观音阁等文物古迹新貌。

      “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

      11月20日,省文物局组织的观音阁灾后维修项目专家验收会在市区苍坪山麓进行,专家们经过现场验收后,对我市观音阁灾后重建维修工程质量和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风雨飘摇观音阁

      据市博物馆馆长李炳忠介绍,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观音阁位于市区县前街106号,又名月心阁。而位于市区西门苍坪山麓的这处明代古建筑,更是全市迄今唯一保存下来的明代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研究价值。

      据相关资料记载,观音阁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天顺元年(1475年)至正德九年(1514年)由住持僧妙能和他的徒弟圆正持钵募化重建。

      “该建筑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布局,面积334平方米,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通高12米、面阔五间22.4米,进深三间12.9米,素面台基高1.4米,台基坎嵌石碑六通,垂带工踏通五级,殿内一明代古井。”

      市博物馆专家介绍,观音阁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本报曾作多次报道),导致屋面长期漏雨,不断垮塌,木构件朽蚀严重,椽、额、枋等大多已糟朽。四周排水不畅,檐柱长期浸泡在水和垃圾之中,柱根大多已腐朽。构架节点多处脱榫,构件断裂,后檐下沉。

      更糟糕的是,这处极具价值的古代建筑在历经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以后损毁加剧,上檐西北翼角垮塌,整体建筑倾斜,随时面临坍塌的危险。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安排专家到现场帮助制定观音阁维修方案和保护规划,并将观音阁的维修工程作为灾后重建的先期启动项目, 于2013年8月22日举行了 “茶马古道·观音阁”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

      市民期待已久的观音阁抢救性灾后维修终于拉开了大幕!

      焕然一新“金楠殿”

      专家论证、工程招投标、施工人员进场……经过一系列精心的施工前期准备,观音阁维修人员按照要求对观音阁动起了自建成以来的最大的“手术”。

      据悉,此次观音阁维修工程工期290天。

      “观音阁修建的木材,经四川农业大学鉴定为桢楠。按照文物修缮原则,此次维修工程在保留老构件的基础上,新材一律为珍贵的桢楠木。”

      据参与此次维修工程的一位专家介绍,观音阁维修中采用整体落架的方式,拆卸直径达四五十公分的桢楠柱子6根,其中右后檐柱和左后金柱因为糟朽厉害,更换新柱。其余四根和未拆的三根进行墩接。

      下檐斗拱安装、下檐的檩条安装、后檐的排水工作、台基修整……观音阁的本体维修工程按照相关的施工程序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进行。

      记者现场采访中发现,观音阁的维修除了采用极其珍贵的桢楠木外,还由长期进行古代木结构建筑维修、具有丰富经验的传统“老木匠”,完全按照古法用手工加工方式进行。

      搭起高高的钢筋脚手架,从瓦片、房梁到屋顶开始,每一个步骤的维修都精益求精,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在施工一线,前往指导、监督、检查的各级领导和相关专家来了一批又一批。在观音阁的维修中,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天天泡在工地,协调处理施工当中出现的难题,督促检查施工安全和质量、进度。

      “我们辛苦一点不算什么,就是要通过这次灾后重建工作,把一个原原本本的古观音阁样貌呈现在市民面前!”在采访中,市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翘角飞檐,金丝闪光。如今,一座古朴庄重、气势恢宏的明代古建筑,又一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观音阁,获得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的重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