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流国宝级文物亮相江城 市民须持身份证参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馆内青铜器受到市民瞩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宝级文物兮甲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代汝窑鸟食罐

      昨日,首届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在东西湖区武汉客厅·中国文化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海外回归的国宝级珍品西周宣王时期的兮甲盘、代表楚文化的重要青铜器楚王盦(音ān)恷(音qiū)组器、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等,将在本届艺博会上重点展示。其中,国宝兮甲盘为回国后首次公开展示,其“返乡”之旅令人瞩目。

 

      本届博览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袂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展期5天。

 

      展会看点

 

      回流国宝兮甲盘首秀

 

      艺博会无疑是个巨大的藏宝阁,最吸人眼球的当属西周宣王时期的兮甲盘。

 

      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字吉甫)而得名。兮甲吉甫(尹是官名,故又称尹吉甫)是周宣王重要辅臣,征战四方,相传尹吉甫也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此兮甲盘便是他的遗物。

 

      兮甲盘是一只内底趋平的圆盘,皮壳黑亮,盘沿下方绘有窃曲纹,两侧有附耳,盘底刻有133字的铭文,讲述西周宣王时期,重臣兮甲吉甫遵王令,讨伐严允(原作玁狁)、掌政成周(即洛阳)之事。“这段铭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齐备,对研究西周宣王时期官制、战争、封赏、税赋、奴隶、贸易管理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考古学家、青铜器研究专家郝本性说。

 

      兮甲盘自南宋出土后,却是一路颠沛流离,后来竟沦落为饼盘。据传,元代时期,兮甲盘流落到一位官员手中,官员家人或许不明此盘意义和用途,竟折断盘足,将其用来烙饼。中国文物信息中心文物鉴定室主任张习武在为观众讲解时说:“你们仔细看,兮甲盘上还存留着烤饼的使用痕迹呢。”

 

      兮甲盘后来历经数代名贤收藏家之手,直到清末民初辗转至大收藏家、鉴赏家、著名学者陈介祺之手,随后不知下落,只留下陈介祺等人的拓片。上世纪中期,日本书道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相继传出收藏信息,均被证实伪造。2010年,一位常年旅居美国的华人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发现了兮甲盘。随后,花重金买到。今年,兮甲盘悄然回国,经国内多位权威青铜器研究专家鉴定为真品。此次兮甲盘是在国内首次公开展览。

 

      罕见楚王青铜组器亮相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一直是重要的诸侯国。虽然近些年来,出土的楚国文物很多,但鲜见楚王之物。艺博会上,从境外回流的楚王盦恷组器罕见露面。记者看到,这次参展的青铜器是组器,有盘、簋等共10余件,其中部分青铜盘、簋均刻有楚王盦恷的铭文。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介绍,湖北楚墓很多,但楚王之墓确实较少。因没亲眼见到该组器,他也无法评估该组器的史料价值。现场有专家表示,该组器从境外回流,也许会对楚王诸侯年谱研究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