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县出台宋辽古战道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宋辽古战道遗址位于雄县将台路159号,距今约一千多年历史,是宋辽边关地下秘密军事工程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雄州瓦桥关至霸州益津关一线是宋辽对峙的边关要塞,杨延昭把守边关16年。在与辽军周旋之中,修筑了一条地下战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孤庄头、祁岗挖掘出古战道,在县城东挖掘出古战道及点将台。从初步挖掘的情况看,古战道绵延几十公里,从该县向东北经霸县直至永清。经宋辽史学家考察鉴定,认为古战道所用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物征,应为持久性防御性军事工程,与长城的功能相同,这样巨大的防御性军事工程的发现,填补了史书记载的空白,为我国军事史上的重大发现,被专家誉为“历史奇观,地下长城”。在办法中指出,宋辽古战道遗址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从边界线起三十米内为保护范围,从保护范围边界线起一百米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宋辽古战道遗址保护范围和重点保护区的保护标志和界桩,由县政府负责设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毁坏、拆除或者擅自移动。

      在宋辽古战道遗址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遗址景观和保护设施上涂写、刻划、张贴和攀登;

      (二)违反有关规定倾倒垃圾,排放污水;

      (三)在设有禁止拍摄标志区域内拍摄;

      (四)损坏保护设施;

      (五)其他损害遗址景观的行为。

      毁坏、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宋辽古战道遗址保护标志和界桩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当事人恢复原状,可以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擅自在宋辽古战道遗址保护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由县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