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启动省保单位“定海测候所旧址”维修工作

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区两级规划、文物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海测候所旧址”维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目前,测候所整体修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待工程完工与验收后,将为舟山居民新开辟一个原汁原味的乡土历史教育场所。

      近日,在舟山市、普陀区两级规划、文物部门的共同推动下,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海测候所旧址”维修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定海测候所位于普陀区沈家门渔港的青龙山顶,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俯瞰整个渔港,是当时渔民进出港口指引的制高点,属沈家门渔港早期主要建筑设施之一,也是普陀气象台的前身,对保证当时渔民海上作业生产起安全预警作用。

      测候所旧址为普陀区气象局的一部分,经历多年使用,原有建筑、设施已经较为破旧,在气象局整体迁址办公前后,规划、文物部门先期规划,跟进启动文物整体修缮保护计划:一,前置规划,系统设计。邀请省内专业的古建筑规划设计公司,进行整体的前期规划,制订完善的方案设计。二,科学审验,把控细节。经市、区两级部门的前期研究,现场审核,专家会商等工作,以审慎严谨的态度,完善方案中的每一个细节。计划拆除文物周边后期附加的部分建筑,采取不改变原状原则,在门窗材料、地面补缺,外墙修复、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系统恢复文物的初始原貌。三,随时沟通,确保质量。市、区两级文物部门及规划部门合作,与设计、施工等单位建立联系机制,就施工时期的注意事项,提出严格遵守文物保护为第一要务的要求,确保文物本体安全,有问题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切实把文物维修资金落到实处。四,以点带面,挖掘潜力。测候所旧址既作为气象观测发展的历史遗物,也是渔港繁荣的见证,在原气象局办公楼功能调查时,或将计划开辟为专题教育馆舍,在启动修缮工程时,提前考虑将两者功能整合,统一进行研究布展规划,为后续整合发挥两者的宣传教育功能作铺垫。

      目前,测候所整体修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待工程完工与验收后,将为舟山居民新开辟一个原汁原味的乡土历史教育场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