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官箴石矗立县委大院24载 警示官员清正廉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郭允礼官箴拓片

      在河北省无极县委院内,立有一块明代嘉靖年间无极知县郭允礼刻制的官箴石,上刻36字官箴,名句“公生明,廉生威”即由此出(也有学者考证这则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出自明朝山东巡抚年富之手)。郭允礼“官箴石”诞生490年之际,无极县纪委即日起面向全省举办廉政征文活动。

      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规劝告诫为主要内容。官箴是对为官者的告诫,又镂刻在石头之上,所以称为“官箴石”。郭允礼官箴原文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据史料记载,郭允礼(1481—1546),字节之,明代山东曲阜县人。他从小生活在孔子故乡,深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熟读诗书,志向远大,颇有才干。正德十六年(1521)出任无极知县。在任期间,遴选得人,处理政务井然有序,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注重为官清廉,修养正身,以身作则拒收礼物,遏制行贿送礼之风;整顿吏治,查处庸劣腐败官吏;爱护百姓,严惩恶徒,为百姓除暴安良;生活简朴,严于律己。

      无极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郭允礼所处的明代中后期,朝政黑暗,特权横行,法令松弛,官员腐败。史书载:各部尚书年俸银也“不过152两”,只靠法定俸银难以维持官员们的奢华生活,他们就接受馈赠、向下级官员索贿、大肆贪污。“各省总督巡抚馈赠一次可10倍于年俸”。一级有一级的馈赠,一级搜刮一级,排到七品芝麻官便直接搜刮老百姓。

      据介绍,郭允礼身为知县有感而发,嘉靖三年(1524)十月,在任所愤然写下了这份掷地有声的“官箴”,并将其刻成石碑镶嵌在县衙大堂的墙壁上,作为警示自己的座右铭。其书法飘逸遒劲,名重一时。

      郭允礼认为:只有公正无私,处理问题才能明辨是非、不负众望;只有以德养廉,才能树立崇高威信、威严不阿。郭允礼升迁离任后,官箴石和诗碑,如两面镜子,警醒着无极一任任县官。

      无极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说,鞭笞贪官的诗碑,被晚清的一个贪官派人砸毁深埋了,只剩下一方官箴石横卧在地。1990年,中共无极县委又将它重新竖立在县委办公楼前,供今人推崇。

      无极县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郭允礼“官箴石”诞生490年之际,无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面向全省举办廉政征文活动,进一步挖掘官箴石内涵,促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