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钟氏宗祠有600年历史刻鸟兽鱼虫等图案
2014-08-28 08:40:46 作者:吴海奎 来源:厦门日报 已浏览次
一名集美人花400万元买来三座闽南古厝,运回家重建。近日,本报报道此事,引起不少热爱闽南文化的读者关注。
其实,该集美人买走的所谓钟宅一处老祠堂,经证实只是一座安放先人牌位的私人古厝。在厦门岛内的钟宅,有一座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厝——钟氏宗祠,集闽南木、泥、石传统建筑技艺于一体,至今保存良好,屹立不倒,是钟宅唯一的宗祠。昨日,记者探访钟氏宗祠,带您领略原汁原味的闽南古厝之美。
建筑风格独特 铭记钟氏祖训
在环岛干道五缘湾段以西不到300米的地方,有一抹“闽南红”建筑分外惹眼。这座建筑门前广场上,立着六根两米多高的旗杆分成三对。建筑采用红砖红瓦,“燕尾式”屋脊,两端吻头高高上扬,顶板上雕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层次分明。建筑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钟氏宗祠”,字体厚重。大门两侧装饰形式多样,大量装饰性石雕,既有龙凤麒麟,也有鸟兽鱼虫等图案。“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大门门柱上,挂着这样一副木制楹联。再往里走,左右门柱上,均刻有楹联,总共有四五副。
宗祠内部装饰十分考究,横梁上有各式各样的漆金木雕。厅堂内,两侧墙上写着四个黑色大字“忠、孝、廉、节”,据钟宅老年人协会副会长钟庆丰介绍,这是钟宅钟氏祖训。
传承古老文化 民俗独特盛大
每到清明,钟宅人有自己独特的祭祖方式——“吃祖墓”。各个房头到祖墓或宗祠前祭拜,然后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吃午饭,菜品丰盛,比过春节还热闹。村里的年轻人结婚,也要挑贡品到宗祠祭拜。四年一次的“送王船”活动,亦被安排在宗祠前的广场上举行,这是全村人的一次盛大节日。
如今,钟宅老年人协会请专人负责钟氏宗祠的日常管理。除了每年固定举行的大型活动外,平日钟氏宗祠作为钟宅老年人协会的活动场所,不少老人每天都在里面泡茶、看报、打牌、吹拉弹唱,安享晚年。
链接
钟宅畲族文化
传承600多年
钟氏宗祠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钟宅唯一的宗祠。尽管历尽风雨,几度修缮,但仍在原地,基本保存了当初的原貌。新中国成立以后,钟氏祠堂共进行过两次大修,分别在1988年和2003年。
作为岛内唯一的畲族聚居点,钟宅人不仅对钟氏宗祠保护有加,而且对畲族文化也有着很好的传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