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统红木家具结构部件名称
2016-04-22 15:20:14 来源:中国文物网 已浏览次
方桌在传世家具中最为多见,有大中小之别,俗称“八仙”、“六仙”和“四仙”。这种“一腿三牙罗锅枨”式方桌,是明代家具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方桌形式,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
认识传统家具结构部件,是了解乃至收藏红木家具的基础。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家具,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具有装饰性。
1、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

方桌在传世家具中最为多见,有大中小之别,俗称“八仙”、“六仙”和“四仙”。这种“一腿三牙罗锅枨”式方桌,是明代家具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方桌形式,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
2、圈椅

圈椅是由清代北京工匠叫起来的,明时称“圆椅”。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柔和美观。并且在坐靠时不仅肘部得以倚搁,掖下也得到支承,非常舒服。
3、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方凳

在无束腰的方凳中,直足直枨是其基本形式。枨子与凳面所用的短柱称「矮老」,起加固作用。枨子做成拱背形的,被称为「罗锅枨」。腿足之间所安装的枨子叫「管脚枨」。
4、圆角柜

圆角柜的柜顶有三面喷出,称为「柜帽」,柜帽转角处多被削成圆角;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门扇不靠合页开启,而是利用设在门上的门轴开关;这种柜式造型挺拔,侧脚显著。
5、夹头榫画案

画案的尺寸要大于半桌,与长条桌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面较宽。这种夹头榫画案是明式家具中画案类的典型造型。
6、三足圆香几

香几因承托香炉之功能而得名,其中圆形多于方形。香几一般都居中摆放,应各个面都宜观赏,所以其腿足处理一般多弯曲夸张,姿态变化较为丰富。
7、玫瑰椅

玫瑰椅的名称由来尚无处考证。南方人称之为“文椅”,可能是因为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玫瑰椅轻为轻便,靠背不挡视线,但其「搭脑」正当人背部,适合坐以写作而不宜靠坐休息。
8、四开光坐墩

坐墩也叫“绣墩”,由于它上面多覆盖一方丝绣座垫而得名。绣墩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一直都保持其基本样式没有太大变化:呈鼓形,两端小中间略大,是器身「开光」成海棠式、梅花式、桃式、三角式等诸多式样,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腔壁的四周或为素面,或装饰有各种图案,既简单又美观。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