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统红木家具结构部件名称

方桌在传世家具中最为多见,有大中小之别,俗称“八仙”、“六仙”和“四仙”。这种“一腿三牙罗锅枨”式方桌,是明代家具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方桌形式,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

  认识传统家具结构部件,是了解乃至收藏红木家具的基础。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家具,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具有装饰性。

  1、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方桌在传世家具中最为多见,有大中小之别,俗称“八仙”、“六仙”和“四仙”。这种“一腿三牙罗锅枨”式方桌,是明代家具中最为标准的一种方桌形式,因每一条腿与三块「牙子」相交,下又有「罗锅枨」而得名。

  2、圈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圈椅是由清代北京工匠叫起来的,明时称“圆椅”。它的后背与扶手一顺而下,柔和美观。并且在坐靠时不仅肘部得以倚搁,掖下也得到支承,非常舒服。

  3、无束腰罗锅枨加矮老管脚枨方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无束腰的方凳中,直足直枨是其基本形式。枨子与凳面所用的短柱称「矮老」,起加固作用。枨子做成拱背形的,被称为「罗锅枨」。腿足之间所安装的枨子叫「管脚枨」。

  4、圆角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圆角柜的柜顶有三面喷出,称为「柜帽」,柜帽转角处多被削成圆角;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门扇不靠合页开启,而是利用设在门上的门轴开关;这种柜式造型挺拔,侧脚显著。

  5、夹头榫画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画案的尺寸要大于半桌,与长条桌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面较宽。这种夹头榫画案是明式家具中画案类的典型造型。

  6、三足圆香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香几因承托香炉之功能而得名,其中圆形多于方形。香几一般都居中摆放,应各个面都宜观赏,所以其腿足处理一般多弯曲夸张,姿态变化较为丰富。

  7、玫瑰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玫瑰椅的名称由来尚无处考证。南方人称之为“文椅”,可能是因为文人喜欢使用而得名。玫瑰椅轻为轻便,靠背不挡视线,但其「搭脑」正当人背部,适合坐以写作而不宜靠坐休息。

  8、四开光坐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坐墩也叫“绣墩”,由于它上面多覆盖一方丝绣座垫而得名。绣墩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一直都保持其基本样式没有太大变化:呈鼓形,两端小中间略大,是器身「开光」成海棠式、梅花式、桃式、三角式等诸多式样,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腔壁的四周或为素面,或装饰有各种图案,既简单又美观。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