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家具之识“旧”的重要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若要懂门道,识“旧”最重要。

 

  红木家具的世界,我想说:如果你不识“旧”的明清家具,建议你不要购买新的红木家具。当然土豪级别以上的除外。(注意是以上)

 

  经常有一些客人在逛了一圈之后,就跟我提出疑问:你这些家具是翻新的?这些家具是回收的?这些家具是二手的?突然的我一愣,哑口无言。我很想说:这些家具可能不止经二手,还有可能是经三手、四手、五手......呢。

 

  作为有历史有背景的明清家具,如果你去抗拒它的“旧”,那么最好还是远离红木家具好点。

 

  为什么红木家具首先要识“旧”呢?

 

  都知道:

 

  一、明式家具的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是巅峰状态。什么是巅峰?最美的神韵、最好的材质、最精的工艺、最舒适的人体工程学、最.....总之所有之最都在那时已经发挥到淋淋尽致了。

 

  二、明式家具发展到清朝,已经在材质上发生改变,由海南黄花梨为主变成已小叶紫檀为主。在榫卯、线条等无可挑剔的基础上,只好在雕工和镶嵌上下工夫,使明式家具发展成为另外一个新的帮派:清式家具,但是清式家具仍然保留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发展的,依旧是有明式家具的血统。

 

  三、清朝闭封锁国的没落,使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成为了落后的象征。在很多的人的眼里,崇洋媚外的心理觉得国外的所有东西都是好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bad的。但是却不知道中国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仅留存下来的,也不知道到在清朝前的中国一直都是世界的霸主。特别是中国的瓷器和家具,在世界的行业里头都是一直被模仿,而没办法超越的。

 

  看回现代:

 

  一、看材质的稀缺性,就算是新料,油性也没有以前的旧料油性足,以前的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都是在好料、大料的基础上挑出极品来。而现在能找打新的海南黄花梨大料做家具就已经是轰动红木界的一大新闻了。而能够经过几个朝代和战争的摧毁留下来的明式家具,可想而知其木料的珍贵性,所以为什么“旧”的明式家具能够拍出几千万的天价来,物以稀为贵。

 

  二、从工艺上看,现在的红木家具几乎都有机雕的成分,机器调出来的纹理机械生硬,毫无生气,只起到一个实用的功能。但是在民国以前的家具,每一件红木家具都只能通过手工去雕,并且有文人的设计理念,使红木家具不单单只有实用功能,并且还有添加了很多艺术的成分,看上去非常流畅自然,具有灵气,让人在那样的一个红木家具环境里,起到调节自我的功效。

 

  三、现在鱼龙混杂的红木市场,“旧”的明清家具就像一个标杆,它的展现着只有怎么样的线条才是美,展示着要有怎样的弧度才是最好的人体工程学,展示着怎样的工艺才有灵气。

 

  识“旧”才能使你选出更好的红木家具。识“旧”才能让你觉得你所花的钱是物有所值。识“旧”才能让你的生活感受艺术的品味。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