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床”的正解
2015-06-28 21:33:37 来源:中国红木家具网 已浏览次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地故乡。
小学课本里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应该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这首诗中“床”的意思呢?相信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场景应该都是如霜的月光倾泻到床前,李白站在窗前抬头看着天,不由升起思乡之情。一个床字的误解就引发了完全不符原意的情境,诗中的“床”实是马扎,古称“胡床”。我们如今所说的交椅也就是由这里的胡床演变而来。
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胡床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宋朝以后,胡床吸收了圈椅上半部的特征,增加了靠背和扶手,所以改名为“交椅”。
下面,由笔者来一一为大家揭开古诗中“床”的真正含义。
杜甫《树间》:
岑寂双甘树,婆娑一院香。
交柯低几杖,垂实碍衣裳。
满岁如松碧,同时待菊黄。
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
这首诗中很清楚地解释了胡床是一种坐具。好几次沾上树叶的露水,乘着好月色舒服地坐在胡床上。其实杜甫和李白一样,都是在庭院里的月光里,坐着小马扎观景,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李白《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是说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手持青梅绕着“床”争夺紧追。如果说是绕着我们现在睡觉用的床,而我们睡觉的床都是顶着墙来安放,显然这样的解释不切实际。所以这里的“床”依然是指坐的胡床。
秦观《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诗人拄杖到画桥外柳树下寻求一片清凉之地,画桥南畔,倚着胡床。从诗中的“倚”字可以看出,这里的“胡床”明显指的是交椅,这时的胡床已经可以倚靠了。
范成大《北窗偶书》:
胡床憩午暑,帘影久徘徊。
“憩午暑”也就是说诗人在胡床上睡午觉,可想而知,能睡觉的就是能倚靠的交椅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