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黄花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黄花梨的中文学名为降香黄檀,是举世公认的最珍贵木材。三亚的山山岭岭自古以来就生长黄花梨,只是三亚人平日不叫黄花梨,人们更喜欢叫做油梨、糠梨、花梨或花梨母。三亚黄花梨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梅山、崖诚、南山、马岭、抱坡岭、南下岭和六道岭一线近海地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黄花梨的中文学名为降香黄檀,是举世公认的最珍贵木材。三亚的山山岭岭自古以来就生长黄花梨,只是三亚人平日不叫黄花梨,人们更喜欢叫做油梨、糠梨、花梨或花梨母。三亚黄花梨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梅山、崖诚、南山、马岭、抱坡岭、南下岭和六道岭一线近海地区。市区附近的抱坡山、金鸡岭和鹿回头都曾有许多黄花梨的队伍,但因长年围剿似的砍伐或放火烧山,如今梨影寥寥。

 

      三亚黄花梨是宝中之宝

 

      黄花梨虽然生长速度快,但能用于制作家居器具的心材成长极为缓慢,至少需要五、六十年以上。三亚的黄花梨因风多、雨少、气候干燥,生长期更长,一般需要百年以上才能长成家具材料。因此,三亚的黄花梨更是珍稀。

 

      明末清初 黄花梨圆裹腿大禅凳成对

 

      海南黄花梨的心材颜色有浅黄、黄、金黄、浅褐色、红褐色、深褐色、紫红色和暗红色等。其中产于海南西部颜色深,比重大,油性大的黄花梨,又称为油梨(含油率在28℅左右),市场价值高于颜色浅,油性差的东部花梨,也叫糠梨。由于海南黄花梨材质细密,纹理柔美,木质坚实,温润如玉,荧光透亮,制作出来的家具细腻光滑,色泽深沉,香气沁人,富丽华美,典雅尊贵,坚韧耐用,千年难腐,为历朝历代所珍爱。再加上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降血压、降血脂、止血镇痛,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吐血咯血、心胃气痛、铁打损伤、风湿腰痛等药用功效,使之成为木中瑰宝,世人竞相收藏。尤其三亚的油梨,油性较重,入药效果更好,药用价值更高;材质密度高,细腻柔润,如琥珀般晶莹剔透,如玻璃般亮丽生辉,更是宝中之宝,市场价值也更高。

 

      黄花梨被过度砍伐

 

      三亚人早有用黄花梨制作家具、农具、木雕饰品和棺材的习惯,并十分珍爱黄花梨物件,曾长年为皇室进贡黄花梨制品。

 

      然而,三亚人对花梨的情感颇为复杂。没谁不爱它,最穷的人家也懂得珍惜和收藏黄花梨制品,市区港门村的不少老居民家中,仍珍藏着黄花梨器具。但人们在黄花梨面前却又常常表现出一种自私的爱,许多黄花梨还没长成才就被过早地砍伐或放火烧山种山兰稻时烧坏了。只剩下黄花梨树蔸树根潜伏在泥土中顽强生长。到清乾隆年间,黄花梨木源已基本枯竭,民间多制作小件黄花梨器物,以黄花梨笔筒最为常见。近几十年来,在泥土中挖掘黄花梨树蔸树根,制作工艺品,已成为黄花梨爱好者的奢好。有个退休老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抱坡山挖掘了100多个黄花梨树蔸,最大的有100多斤。他时常为了一个树蔸,要挖掘十多天。可惜一夜之间被人偷盗精光,还毒死了两条大狗,一个真正的三亚黄花梨根雕馆胎死腹中。

 

      19年前,我来三亚工作,也曾上山寻觅黄花梨,未见一棵成才树。有人发现我家后山树林中生长了一棵树杆有茶杯大的幼花梨,黑夜偷偷密告我,并提出砍下送给我。我多次告诫他,千万不要砍,这样大的黄花梨,其心材莫过手指粗,啥用也没有,让它再长十年,兴许能做个酒杯茶杯。他说,我不砍,别人也会砍。我说,那就让别人去砍吧,你不为我当罪人,我就不会心痛。后来,他还是忍不住砍了,好久才羞愧地告诉我,那花梨格真的只有手指粗,连擀面杖都做不了。我气得骂了一句“自私鬼,败材子!”其实,三亚乃至海南野生黄花梨走到今天的绝境,都是人们自私心理害的——宁愿自己得不到,也不愿别人得到。假如人们能少点自私,人人都有为子孙造福留材的美德,野生黄花梨会远离我们,恨恨地躲进尖峰岭的深山老林吗?  黄花梨的中文学名为降香黄檀,是举世公认的最珍贵木材。三亚的山山岭岭自古以来就生长黄花梨,只是三亚人平日不叫黄花梨,人们更喜欢叫做油梨、糠梨、花梨或花梨母。三亚黄花梨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梅山、崖诚、南山、马岭、抱坡岭、南下岭和六道岭一线近海地区。市区附近的抱坡山、金鸡岭和鹿回头都曾有许多黄花梨的队伍,但因长年围剿似的砍伐或放火烧山,如今梨影寥寥。

 

      三亚黄花梨是宝中之宝

 

      黄花梨虽然生长速度快,但能用于制作家居器具的心材成长极为缓慢,至少需要五、六十年以上。三亚的黄花梨因风多、雨少、气候干燥,生长期更长,一般需要百年以上才能长成家具材料。因此,三亚的黄花梨更是珍稀。

 

      明末清初 黄花梨圆裹腿大禅凳成对

 

      海南黄花梨的心材颜色有浅黄、黄、金黄、浅褐色、红褐色、深褐色、紫红色和暗红色等。其中产于海南西部颜色深,比重大,油性大的黄花梨,又称为油梨(含油率在28℅左右),市场价值高于颜色浅,油性差的东部花梨,也叫糠梨。由于海南黄花梨材质细密,纹理柔美,木质坚实,温润如玉,荧光透亮,制作出来的家具细腻光滑,色泽深沉,香气沁人,富丽华美,典雅尊贵,坚韧耐用,千年难腐,为历朝历代所珍爱。再加上其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降血压、降血脂、止血镇痛,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吐血咯血、心胃气痛、铁打损伤、风湿腰痛等药用功效,使之成为木中瑰宝,世人竞相收藏。尤其三亚的油梨,油性较重,入药效果更好,药用价值更高;材质密度高,细腻柔润,如琥珀般晶莹剔透,如玻璃般亮丽生辉,更是宝中之宝,市场价值也更高。

 

      黄花梨被过度砍伐

 

      三亚人早有用黄花梨制作家具、农具、木雕饰品和棺材的习惯,并十分珍爱黄花梨物件,曾长年为皇室进贡黄花梨制品。

 

      然而,三亚人对花梨的情感颇为复杂。没谁不爱它,最穷的人家也懂得珍惜和收藏黄花梨制品,市区港门村的不少老居民家中,仍珍藏着黄花梨器具。但人们在黄花梨面前却又常常表现出一种自私的爱,许多黄花梨还没长成才就被过早地砍伐或放火烧山种山兰稻时烧坏了。只剩下黄花梨树蔸树根潜伏在泥土中顽强生长。到清乾隆年间,黄花梨木源已基本枯竭,民间多制作小件黄花梨器物,以黄花梨笔筒最为常见。近几十年来,在泥土中挖掘黄花梨树蔸树根,制作工艺品,已成为黄花梨爱好者的奢好。有个退休老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抱坡山挖掘了100多个黄花梨树蔸,最大的有100多斤。他时常为了一个树蔸,要挖掘十多天。可惜一夜之间被人偷盗精光,还毒死了两条大狗,一个真正的三亚黄花梨根雕馆胎死腹中。

 

      19年前,我来三亚工作,也曾上山寻觅黄花梨,未见一棵成才树。有人发现我家后山树林中生长了一棵树杆有茶杯大的幼花梨,黑夜偷偷密告我,并提出砍下送给我。我多次告诫他,千万不要砍,这样大的黄花梨,其心材莫过手指粗,啥用也没有,让它再长十年,兴许能做个酒杯茶杯。他说,我不砍,别人也会砍。我说,那就让别人去砍吧,你不为我当罪人,我就不会心痛。后来,他还是忍不住砍了,好久才羞愧地告诉我,那花梨格真的只有手指粗,连擀面杖都做不了。我气得骂了一句“自私鬼,败材子!”其实,三亚乃至海南野生黄花梨走到今天的绝境,都是人们自私心理害的——宁愿自己得不到,也不愿别人得到。假如人们能少点自私,人人都有为子孙造福留材的美德,野生黄花梨会远离我们,恨恨地躲进尖峰岭的深山老林吗?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