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投资收藏要集经验忌贪念

自2006年台湾玩香风潮传入大陆,沉香价格上涨幅度就日益凸显,但是过度的追捧导致沉香大量消耗,到如今已是极为罕见,目前在国内基本没有野生的天然沉香出产。因此,随着沉香市场投资收藏升温,收藏爱好者进入沉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2006年台湾玩香风潮传入大陆,沉香价格上涨幅度就日益凸显,但是过度的追捧导致沉香大量消耗,到如今已是极为罕见,目前在国内基本没有野生的天然沉香出产。因此,随着沉香市场投资收藏升温,收藏爱好者进入沉香市场是利润和风险并存的,防止买假已成为首要问题。

 

  如何最大程度上避免买到沉香假货?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认为,这也要求沉香收藏者在沉香投资收藏的道路上一定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即集经验;第二即忌贪念。

 

  投资收藏沉香利润与风险并存

 

  现在的沉香市场,由于资源限制于价格等因素,各路资本已经争相进入收藏市场,沉香已然成为收藏市场的香饽饽。

 

  但是,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收藏沉香可能带来较高回报,却与风险并存。沉香收藏最大的风险就是在于买到假货。虽然说收藏市场一直以来就比较混乱,但是沉香货源稀缺,需求量大导致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在市场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赝品更加泛滥。

 

  目前,造假的方法手段也是非常高明。比如很多人认为沉想沉水的就好,于是就有造假者通过高压方法使没有结香的沉香木收缩,再加入价格低廉而气味浓烈的药渣煮、蒸或添加化学香精,做出的假沉香很容易蒙过初入此道的人,这种沉香业内人士称此为“药沉”,有一股陈宿味或中药味。

 

  再比如,好的沉香一般油脂越丰富,价值就越高。为达到这个效果,一些不法商贩也在表面涂上化学涂料,模拟自然表层,这也增添了沉香投资收藏的风险。

 

  此外,沉香假货已经遍布线上线下的各个角落,比如一些文玩市场、景区,网店等,假货的占有量更是达到了90%,一些兜售假货的商家为了销售更是不择手段,售假被发现后,换个名字继续售假。因此,收藏爱好者进入沉香市场一定要谨慎。

 

  收藏沉香要重品位忌贪念

 

  虽然假货横行,但是因为国人开始富裕,还是有很多人依然投入到沉香收藏市场,一方面沉香包含的传统文化、健康养生、闲适雅玩、性灵修行等各种元素,恰好针对了时人的弊病,因应了当世的需要;另一方面沉香的名贵既在其稀缺性,也赋予了它高高在上的地位与投资收藏价值。

 

  因为在古代,沉香只有达官贵族可以享用,现在基本也是。在北京、上海的高端会所里,玩香的都是精英阶层,是小众文化。但是孙玉辉认为,要想藏到好沉香,也要记住一定要忌贪,不要贪图捡漏的心理,除雕件需要美学元素和艺术元素之外,收藏沉香,只有以品位为先,才是最大享受沉香之妙,藏到好沉香。如果仅仅收集沉香作为升值之物,不懂香也不爱香,不仅会是自己盲目,容易吃药,也会使沉香远离知己。

 

  沉香收藏需要经验的累积

 

  而且,沉香收藏之路漫漫,最重要的也是需要经验的累积。

 

  第一,一定要多听,多看,多学,多问,谨慎下手。

 

  第二,通过阅读历代典籍来增加沉香品类和属性的认识。

 

  第三,学习品香和鉴别沉香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最好向成熟的收藏家学习。

 

  第四,收藏沉香可以先从价格比较合理的中低端沉香入手,逐渐上升到高端沉香。;了解沉香与沉香之间的等级差距,了解沉香与奇楠之间的区别,比如,沉香中的最好品种奇楠香和一般沉香也不同,它的香味是极具爆发力,而且层次分明,分为头香、本香和尾香,各有特色。而一般沉香的香味是稳定的,只有强弱不同。

 

  第五,要清楚沉香的产地划分,最好的产区,一是海南,一是越南。而且我们所说的香,一定要从香气入手,人的嗅觉对好坏最有判断力,所以香气是最重要的,然后再看沉香木结油的程度,结油的密度越高说明时间越长。好的沉香是油脂厚且沉水,顶级的奇楠也会出现结厚油脂沉水的现象,不过比较少见。

 

  最后,沉香收藏者也要注意,追求沉香不必拘泥于非上品奇楠不可,奇楠毕竟难寻,有缘才得以见到,香味纯正才是选购沉香的第一要素。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