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严的乾陵石雕赏析

乾陵石雕在设计布局上有着极强的独创性。将一公里多长的荒凉山坡,改造成了一条非常宽阔、壮观而又肃穆的司马道。使每一个前来拜谒、祭奠的人,犹如行进在戒备森严的金銮殿前,去朝拜在世帝王,时时都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进而从思想深处产生畏惧屈从心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陵石雕

 

  乾陵石雕在设计布局上有着极强的独创性。将一公里多长的荒凉山坡,改造成了一条非常宽阔、壮观而又肃穆的司马道。使每一个前来拜谒、祭奠的人,犹如行进在戒备森严的金銮殿前,去朝拜在世帝王,时时都有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进而从思想深处产生畏惧屈从心理。

 

  许多专家学者称乾陵是我国古代陵墓制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原因不仅在于它把以山为陵制度推向了巅峰,而且在大型石雕的运用上,为后来的帝王陵墓树了一个样板。乾陵之前的帝王陵墓,包括昭陵,或者不设石雕,或者石雕构成不太合理,布局过于分散,都不曾取得乾陵这种与陵墓气氛极相吻合的艺术效果。所以,乾陵之后的唐代陵墓直至明清陵墓,都纷纷以乾陵为模式进行规划、设计。纵有变异,也只是在石雕的数量和种类上稍做调整,基本上都没有脱开乾陵这种规范。

 

  17座陪葬墓前的石雕,也都按死者生前地位的高低,设置了数量不等、类型不同的石雕,从而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观念,取得了相应的艺术效果。

 

  乾陵大型石雕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形体非常高大。乳峰脚下的华表直径1.12米,高达8米,所以初夏夕阳西下的时候,相隔数十里路,遥望乾陵,仍然能看到华表的巍峨雄姿。还有10对翁仲,都高在4米以上。因而具有一种盛气凌人的艺术效果,显示出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其它石雕也都大胆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所以石雕尽管是设置在山坳旷野之中,仍非常引人注目,有着明显的强化陵园气氛的独特效果。假若石雕形体矮小,就不可能获得这种效果。乾陵之前的帝王陵墓,也有不少大型石雕,但能将数量如此众多、形体如此高大的石雕集中起来形成司马道的,乾陵尚属首家。

 

  乾陵石雕的第三个特色是数量众多。包括陪葬墓在内,原有石雕300余件,现存200余件。

 

  乾陵石雕的第四个特色是种类极其丰富。既有帝王陵墓的标志――华表,又有记述功德业绩的无字碑和述圣纪碑;既有附属国酋长肖像石雕,又有以守陵护墓为职责的翁仲;既有百兽之王――雄师,又有死者生前视察人间用的鞍马御骥,其品种之丰富,是其它陵墓所没有的。

 

  第五点,乾陵的大型石雕在造型上具有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其中又不乏细腻传神之笔。前者如雄踞在最北端的石狮,呈稳固的金字塔型,加之双目怒睁,爪牙暴突,所以能给人一种威风凛凛、望而生畏的感觉。再如10对翁仲,也许单个来看,表情不免有些呆板、僵硬,身体比例也欠均衡。但正是这种粗犷手法,才产生了整体上肃穆庄严效果。假如一个个都像八百罗汉那样雕刻得活灵活现,反倒显得滑稽可笑了。至于细腻传神之笔,像华表底座上的覆盆莲,顶座上的仰盆莲,无字碑上的双嫡、云纹以及石狮头顶上的卷毛等等,不胜枚举。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