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猴踞桩头 拱手报新春

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其外形以四棱为主,可分为桩头、桩颈、桩身、桩根四个部分。桩头犹如人的头部,一般为圆雕造像,或刻着狮子灵猴,或凸现胡人驯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进入陕西渭北高原的村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拴马桩会给你一个下马威,仰头一看,桩头上火眼金睛的猴子正瞅着你的钱口袋;狰狞威猛的狮子正对着你的天灵盖;裂眉瞪眼的胡人正用利剑指着你的喉咙,连那欺生的马牛驴骡也喷唾沫尥蹶子。陕西渭北乡村所见到的拴马桩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它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大多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被誉为富豪大户人家之“望桩”和“华表”。所谓“望桩”,是指农历十五圆月,意在日月同辉,光景灿烂;望族世代富足,在宅第门前立桩,意在“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宣示“先人有本事,后人有能耐”。所谓“华表”,意指站立在土墙土房林立的街巷间以及老槐树和老皂角树浓荫下的拴马桩犹如村子的华表,主人的影子,面目有些生冷和霸道,类似看家狗,只懂得一心为主人的富足与尊严造势,一心替主人站岗放哨守庄护院。

 

  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其外形以四棱为主,可分为桩头、桩颈、桩身、桩根四个部分。桩头犹如人的头部,一般为圆雕造像,或刻着狮子灵猴,或凸现胡人驯兽。桩头尤如植物的花蕊、提戏的板鼓,因此,一蹲拴马桩的桩头直接关系到它的品位与身价。这蹲拴马桩值钱不值钱、好看不好看,全在桩头上。拴马桩的桩颈一般为双层,上层是狮子和灵猴的风水宝地,而猴子狮子的腿脚,都巧妙地凿出套缰绳的空隙。桩颈下层的浮雕有鹿、羊、马、花、草、云、水点缀其间,更见人们对自然的敬重与回归。拴马桩的桩身也如画家尽情挥洒的宣纸,有的桩身素面朝天不讲雕工,有的在三面略刻有缠枝花云水纹,有的图样简洁灵巧大方。而桩根呈方柱形,常埋入地下半人深。一个拴马桩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头有脸有脖颈,有身有腿也有脚。拴马桩站在地上直挺挺、硬邦邦,越站越稳当,越站越端庄,马驴再踢腾再发疯它也稳如泰山。

 

  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在陕北农村非常普遍,上世纪50年代,你若有幸行走在陕西渭北的农村,还能随处见到这些原汁原味的拴马桩。这些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耕畜的退出和乡村的大拆大建,村落的原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伴随农耕文化上千年的拴马桩或被弃于深沟,或被埋于地下。所剩者多被文物贩子贩来贩去,品相好的拴马桩价值三万元至五万元,不少人靠走乡串户,收寻拴马桩大发桩财,有些石桩漂洋过海,流失到了国外。记录陕西渭北高原上家耕文明的这道靓丽的风景线已在陕西渭北乡村不复存在了。

 

  然而,你若是能穿梭于陕西各地布满古玩商铺的大街小巷门前,总能看到或是立着、或是躺着的林林总总的拴马桩。或是能有机会,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或是西安美院溜上一趟,一定会被那或群狮咆哮,或众猴嬉戏,或胡人挥拳,或童子憨笑,或猴背猴,或狮压狮,或人骑狮或狮骑人的各种式样,粗犷逼真,鬼斧神工的犹如兵马俑阵容的拴马桩所震撼!更为那象征和合万年的“和合二仙拴马桩”,象征财源滚滚的“钱币拴马桩”,象征吉祥平安的“仕女抱瓶拴马桩”赞叹不已!哪个文明古国有这么多的民间石匠?哪个文明古国又有这么多的宝物?这真是拴马桩中的极品,石雕中的奇葩!

 

  这蹲灵猴桩头拴马桩(见图)竖立在陕西凤翔县博物馆的院子。这类以灵猴做桩头的拴马桩在关中石雕中为数不少,这些猴子或瞪眼挠耳,或勾头撅尾,或撮嘴寻虱,或手捂腹部肩背小猴,或嘴噙鲜桃脖架幼子。这些灵猴如同孙悟空的形象,体现了一种率真狡黠,一种灵动稚拙,让人难以忘怀,灵感迸发。如果将这些猴桩集合登场,就是活生生的“花果山”、“猴王国”!在猴年来临之际,它们在群体出动,向人们表示新年的祝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