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文化史中的沉香发展趣闻
沉香很早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其的鼎盛时期却是在宋代。中唐朝之后,沉香的应用在宋朝被推上历史高峰。由于从海南诸国每年进口大量香药,加上政府设置香药专卖,并纳入税收,为政府增加可观的财政收入,沉香尤为其中大宗。
沉香很早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但其的鼎盛时期却是在宋代。中唐朝之后,沉香的应用在宋朝被推上历史高峰。由于从海南诸国每年进口大量香药,加上政府设置香药专卖,并纳入税收,为政府增加可观的财政收入,沉香尤为其中大宗。《宋史食货志》即有如下记载:“宋之经费,茶、盐、矾之外,为香之利博,故以官为市焉。”太平兴国年间并于京师置香药榷易院,作为政府统筹办理香药贸易的机构。
《宋会要辑稿》记载西元966年7月,被王国维誉为“词人中之释迦、基督”的南唐后主李煜欲将外藩进贡之物献给宋太祖,他在上表文书上说:“占城国使入贡,到出臣国,遗臣犀角一株、象牙二株、白龙脑三十两、苍龙脑十斤、乳香三十斤、沉香三十斤、煎香七十斤…”其实这只是每年南海诸国进贡的一个小数目而已,可想宋代各种香料的供应情形。《闻见录》就说:“宋宣政宫中,用龙涎、沉脑和蜡为烛,两行列数百支,艳明而香溢,天所无也。”宋代宫廷用香除了祭祀、行礼,以及服饰、居室熏香,皇帝也常以各种香药赏赐后妃大臣。《天香传》作者丁谓就因常受香药恩赏,而使他的日常用香不虞匮乏。
除了宫廷贵族与一般文人士子的生活少不了香,甚至在歌妓云集的酒肆歌楼之间,也出现专门供应小炉柱香的“香婆”。由于宋代的省会风气尚文不尚武,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波助澜,对精致生活的要求、艺术文化的讲究,于是将焚香、点茶、挂书、插花并称为“生活四艺”,是文人生活怡情养性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大量用香诗文出现了,例如晏几道的“御纱新制石榴裙,沉香慢火熏。越罗双带宫样,飞鹭碧波纹”,陆游的“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等。此外,在茶中加入沉香也是当时盛行的饮品,具有理气、疗病等养生保健功效。宋仁宗便认为“熟水以紫苏为上,沉香次之,麦门冬又次之。”其实,在日常饮食中加入各种香药已成为当时的风气。如周密《武林旧事》便录有以“沉香水”作为日常消暑饮品;沉香酒则是妇女妊娠、生育时的必备之物。
宋代香料市场如此繁盛热闹,利之所在,会在整个香料供应链上衍生某些偏颇现象。例如处在第一线的采香香农,遇到贪婪的官吏便会受到剥削。《宋会要辑稿刑法》就记载有地方官吏为香农请命:“海南四洲黎峒地与南番相望,有所谓毛叶沉香,黎人得之甚艰,买者传以为珍。一路士夫竞嘱四州收买,或差人入洞强买,竟不得生还…乞诏二广监司常切觉察…海上四州不得遣人入黎洞买香。有一违戾,官吏按劾,以违制论,余人决配。”然而,直到明清之际,类似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清嘉靖皇帝就曾在购香御批中强调:“京师商人有收得者,令平价以售,有司毋得折减。仍别购沉香、海香各二百斤,杂香各二三十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