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使用三种中药材沉香、降香、檀香
2015-04-13 09:38:37 来源:木虫网 已浏览次
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棕黑色树脂的木材,经干燥后加工而成。其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归脾、胃、肾经。
本品质重而降,能下入丹田暖肾纳气,芳香辛散,能行气止痛;性温能散里寒,为温中、暖肾、理气之佳品,故临床多用于脏寒气凝、气逆诸症。如肝气上犯肺胃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症,常与乌药、木香、槟榔等药同用;如脾胃虚寒积冷,脘腹胀痛,喜温恶寒,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肢冷乏力,大便泄泻等,常与附子、干姜等药同用;若阴寒较盛,四肢厥冷,脐腹冷痛,痛极欲绝者,当配伍附子、丁香、麝香等强有力的温中散寒止痛药,以回阳救逆。
沉香即可降逆气,又可纳肾气,对于气逆喘急,呕呃等症均可应用。如用于肾气虚寒,肾不纳气,症见喘急短气,动则喘甚而汗出,面虚浮,脉细而无力(如支气管哮喘),常与五味子、蛤蚧、人参、熟地等药同用;若与侧柏叶同用,临睡前服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若气郁寒凝,胸膈不舒,脘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呕烦满,咳嗽痰涎等症,又宜配伍香附,砂仁、甘草等药。对胃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急慢性胃炎),可与白豆蔻、丁香、柿蒂、紫苏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肉苁蓉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虚性便秘;与冬葵子、白头翁等同用可治疗面目浮肿,小便不畅等症。
降香
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其性味辛温,归肝脾二经。本品辛散温通,行血分,散瘀,止血,定痛。临床多用于外伤瘀血,血溢及气滞血瘀胸痹之证。如治心胃气痛,气滞血瘀胸胁作痛,常与木香、延胡索、桃仁等药同用;近年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配伍川芎、红花、赤芍、丹参等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又可与乳香、没药、血竭等活血祛瘀止痛药配伍;对于创伤或金疮出血,单用研末外敷,或相配三七及其他止血药合用。故本品芳香清冽,能辟秽化浊,对于脾胃湿浊不去,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脘痞腹胀,苔腻者,可与藿香、佩兰、木香等药同用。
檀香
为檀香科植物的干燥木质心材。其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气分。兼通阳明。善理气滞,调畅脾肺,宽胸利膈,温散胃寒,有行气、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滞气、气逆所致的胸膈胀闷,心腹气滞疼痛及胃寒冷痛等症。治胸肺气郁,胀闷不舒,常与枳壳、瓜蒌皮、苏梗等行气宽胸药同用;若治心腹气滞疼痛,可与砂仁、高良姜、乌药等行气药同用;对于寒邪犯胃,胃脘痛,呕吐清水,可配菖蒲、半夏、丁香等药;若饮食少进,噎膈吐食,还可与茯苓、橘红、人参同用;近年来,临床用本品与荜茇、延胡索、良姜、冰片等相伍,名为宽胸丸,治疗胸阳不宣,心脉痹阻而引起的胸痹痛有效。
综上三位药的作用异多同少,沉香入气分善下行,以降气平逆,暖肾纳气,调中止痛为其特长;降香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以通血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为其特长;檀香入气分,善上行,以升脾胃之气,利胸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其特长。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