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瘿子手珠的对比图
2015-04-08 09:25:22 作者:胡晓鹏 来源:新浪博客 已浏览次
我对黄花梨的认知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战兢兢、一头雾水,第二个阶段是信心十足、信誓旦旦。第三个阶段是从新回到战战兢兢,只是少了那一头雾水。走完这三个阶段的人,就应该懂得了谨行慎言,只对十分有把握的,或是说“大开门”的东西进行判断。
黄花梨的海越之分一直令人困惑,因为二者的鉴别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但拥有分辨经验的人,又很难用语言或文字将经验描绘出来。
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任何书籍,或是在网络上见到的文章,即使是图文并茂的,也没有哪一篇是让你看了就会分海越的,这足以证明海越分辨之难。
有一些东西可以叫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这黄花梨的海越之分,连意会都难!
我对黄花梨的认知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战战兢兢、一头雾水,第二个阶段是信心十足、信誓旦旦。第三个阶段是从新回到战战兢兢,只是少了那一头雾水。走完这三个阶段的人,就应该懂得了谨行慎言,只对十分有把握的,或是说“大开门”的东西进行判断。如果有人说,我分海越没问题,那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人看的还是少,看的多了,应该就会失去这种自信。因为木材之多,相近者之多,多的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足以多到让你变态,甚至走火入魔。
黄花梨产地的鉴别方法是有的,总结出最客观的是以下三点:
1、海黄纹理炫耀、缭乱、少平行;越黄相对纹理相对平行有规律。
2、海黄木质细腻、温润、抛光后有荧光,少有黑斑。越黄相对木质粗糙、多有黑斑。
3、海黄燃烧或打磨后气味幽香醇厚;越黄气味相对辛辣刺鼻 。
以上几点是现在比较靠谱的描述了,但是!因为海越相近者多多,而且每一条中我都用了个“相对”,相对来讲,或总体来说,这俩字很给力,这俩字让很多学术派从被人揪住了小辫子的困境中走出来,根据以上文字就想分辨海越,那就是个笑话,因为没有实践经验做基础,以上所总结出的文字就都成了废话。
因为用文字总结出来的海越分辨方法,是非常笼统而且比较模糊的,你没见过,或见的少,就不懂这个“相对”是什么意思,而且以上对黄花梨产地的表述并不绝对,在海黄中也有纹理平行、底色发黄的,之前所谓海南黄花梨底色发红,越南黄花梨底色发黄,也只是一个概括性的论述,利于大家使用排除法尽可能的找到海黄。
要么豁得出去就自己搞个小作坊,就靠实践,看文章没啥用。要没那闲功夫呢,就别整天瞎研究了,不是商家很难懂的多,遇到肯说实话的商家,那就是走了捷径。除此之外没有速成大法,武林秘籍在这行业中不存在,我也想把我这些年看过的所有木头都塞到你脑子里去,但现实中也只能看看金庸小说自我陶醉一下。
一些人总问我怎么分辨海越,或是说靠什么分辨海越。其实对我来说很简单,就是我看见海黄就浑身舒坦;看见越黄就别扭,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能让我舒服的越黄,如果有一天让我见到让我很舒服的越黄,那我将再次陷入纠结。
来看看以下两张图片,两种产地的黄花梨瘿子各一串,这种特征也常被称为水波纹儿,都是病态的表现。哪一个让你看着更舒服,就是海黄,哪个让你感到纠结了?那就是越黄!不知道这种方法对你是否可行,我想可以试试,我会不定期给你一些引导。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