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嵌百宝梅雀图笔筒鉴赏
象牙以其柔韧细腻、光洁如玉的质地,历来为人珍爱。牙雕作为一种特殊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至明清两代,象牙与犀角雕刻一直作为高级享用品而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其造型、纹饰、雕刻、镶嵌等工艺也随着豪门贵族的审美需求而更臻精美华丽、高贵珍稀。出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珍视,现行的政策对牙雕艺术品予以适当掌控,这也是符合情理的。
清代康、雍、干三朝皇帝皆酷爱艺术,并身体力行,参予创作。在宫中所设置的27各作坊中,就有专门制作象牙物件的作坊,主持者俱为行家里手,广搜人才,精益求精,不断将其他雕刻、镶嵌手法融于牙雕,甚至不惜工本,采用各种珍稀名贵材质,使牙雕艺术进入鼎盛阶段,其制作水平,达于登峰造极之境。
这件象牙嵌百宝笔筒(上图),高13.5厘米,口径12厘米,系干隆内庭器物。牙面未有雕刻,却镶嵌了蓝宝石、绿松石、螺钿等宝物,图案为梅、竹,寓为“双清”,是极具民俗内涵的吉祥题材。一树红梅老干虬枝,舒展自若,朵朵新葩,或盛放,或含苞,或半开,傲霜斗雪,铁骨铮铮,丹花灼灼,凸现出清正、刚强的一面;几竿修竹,俯仰高低,穿插有序,枝叶轻捷,风中摇曳,呈现出柔美、温婉的风姿。梅竹红绿相间,对比强烈,美意动人。为丰富画面,增加看点,配以文字,顿使宝石生辉,富丽华贵。令人称奇的是采用了螺钿工艺装饰景物,嵌成诗句“春晴院落双飞燕,花发楼台独啭莺。”行书出之,印文为“瑞玉”。按,螺钿工艺,是将螺壳与海贝制成各种形状镶嵌成图案花纹,其独特的质地、光彩与象牙的色泽交相生辉,产生色彩斑斓的奇妙艺术效果。一件文房用品经能工巧匠的匠心独运,成为难得一见的珍罕宝物,这正应了宋代诗人朱熹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