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把玩应注重野生山核桃



《核桃卢谈核桃》2006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后,最近再版。本来,我想接着续写一本山核桃的书,可惜至今没完成,很是遗憾。
作为山核桃把玩和收藏辉煌时期的见证人,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所知道的事写出来,我一直认为山核桃是神秘之物。清朝《花镜》一书称核桃“万岁子”,而“万岁”是明清皇帝的专利,可见小小核桃的奥妙。
2005年《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先生的《核桃卢的核桃经》报道刊出后,对我预言北京会掀起玩核桃风潮。我也想到会有很多人参与进来,但没有想到达到如此高潮。
现在,山核桃从育苗、种植、嫁接、管理,到果实成熟后的销售,把玩和收藏形成了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的受益最大者是河北涞水,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富裕村,年收入几十万元、几百万元者比比皆是,山区的家家户户都从事山核桃的种植、嫁接、运输、销售。多年前我们去只能在山民家中吃住,而今有了旅馆、饭庄,衍生了庞大的相关产业,山民的衣食住行都现代化了。秋收时节,在大城市看得见的交通拥堵,在小山村时有发生。
我为能山核桃把玩做了一点事而欣慰。那些种植、销售、把玩山核桃的人,无形中推动了山核桃的收藏。
山核桃的把玩、收藏,应该重野生山核桃。毕竟,品质上乘的野生山核桃数量有限,其木质细腻,纹理自然,拿在手里有压手感,更接近自然。人工嫁接的山核桃个头大,但光个大不见得就好,木质远不如野生山核桃,拿在手里不压手。
人工嫁接的山核桃,应向艺术雕刻发展。目前,人工嫁接的山核桃泛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人工嫁接使山核桃产量急速膨胀,个头变大了,技师地位却下降了(嫁接的山核桃不到成熟季节就采摘,已不需要技师),但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以鸡心核桃为例,前几年还是一个优良的把玩品种,市场价格适中,玩的人很多,而人工嫁接后,大量繁殖,供大于求,北京收藏鸡心核桃的玩家已寥寥无几。而野生核桃资源有限,木质极佳,盘玩的色泽和质地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今后山核桃还应向雕刻转型。人工嫁接果实产量稳定后,个大者适合雕刻师发挥才能,随着山核桃纹理的起伏,雕刻如十八罗汉、竹林七贤、福禄万代等等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将山核桃雕刻成一种艺术品,传承中华文化。
山核桃把玩是北京的民俗,深受皇室赏玩影响。野生山核桃纹理起伏有致,把玩时,刺激人的手部穴位,起到按摩的作用;山核桃的色泽在把玩中逐渐又红又亮,碰撞声音如骨如牙,清晰悦耳。如今,人们重视健康,我接触核桃十几年,身心受益匪浅。
如今,这种把玩之风向全国蔓延。近段时期,我致力山核桃文化推广,今年头四个月我到过石家庄、广州等城市,在北京参加了昌平草莓节、日坛公园春分节及蟠桃宫庙会。山核桃把玩是健身养生、收藏、愉悦心情的上佳文玩。我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朋友从中受益,更愿意看到全国有识之士关注山核桃的把玩收藏。坦率地说,如果全国市场发展不起来,大量通过人工嫁接的山核桃涌向市场,市场将因供大于求出现下跌。而全国市场发展起来,现今的这点产能又远远不够。
责任编辑:小明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