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琴斫做CT扫描仪检查揭工艺奥秘
昨天,浙江省博物馆的两张国宝级唐代古琴“春雷秋籁”和“秋鸿”,躺在了全杭城最先进的CT扫描仪上,来一次“全身透视”。短短30秒,3600张精确到每一毫米的切片图像,曾被视为千古奥秘的唐代古琴斫(音“卓”)制作工艺,在现代科技之下,缴械投降。
这个有趣的唐琴扫描试验,实际上,是国家文化部的一个科技创新项目,名字就叫“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唐琴斫制工艺”。
一张琴产生3600张切片图像
邵逸夫医院放射科位于医院二楼。因为白天CT扫描仪要忙于接待病人,所以,唐代古琴的“透视”,被安排晚上7点后悄悄进行。
为这两把唐琴做检查的德国西门子双源CT扫描仪, 在此之前,除了“人”,它的服务对象,还曾有过海豚等动物。
唐代古琴是国宝级文物,全世界目前已知的大概有十几张,浙江省博物馆共有5张。
在浙博工艺部主任范珮玲带领下,浙江省博物馆专家挑选了其中的“春雷秋籁”和“秋鸿”,来做一次CT检查。
放射科的张医师早在房间里等候,第一次为文物做CT,老师傅有些小兴奋。
接下来的程序,和平时一样。“春雷秋籁”平躺在仪器上,随着机器的启动,平移扫描,然后是“秋鸿”。
一张唐琴的扫描时间在30秒左右,“是为了清晰、精细。”张医师说,平时给人做扫描,大约5至6秒就能完成。
“和人比起来,给古琴做CT简单多了,因为它不会动。”而平时,张医师需要不断地和检查者强调,“屏住呼吸,不要动。”所以,这次检查,对扫描仪和医生而言,都算是“小儿科”。
360度,精确到每一毫米,一张1米多长的唐琴,最终产生了3600张切片图像,而它保守了千年的奥秘,也被全部揭示。
在这些数据基础上,通过数字几何处理,古琴三维曲面模型也将产生。
困惑已久的问题,30秒里有了解答
“你看,这里修补过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百衲琴’吗?”随着扫描完成,看着外屋计算机里形成的图像,专家们接连发出惊呼。
范珮玲和两张唐琴朝夕相处那么多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透”它们。困惑已久的问题,就在这短短的30秒里,有了解答。
图像上,古琴看上去就像一个人,肉眼无法透视的“血管”、“内脏”,一览无余。
“颜色特别白特别反光的,是过去修补时渗透的漆。”范珮玲指着图像,就像一个解释病情的大夫。
而那些看起来颜色比较深的,是木头上的蛀洞,就好像病人的“病灶”。
中国古琴艺术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被看成东方音乐艺术的代表。
唐琴代表了我国古琴斫制史的最高成就,是历代琴家梦寐以求的珍品。但在此之前,博物馆藏琴作为珍贵文物,不可能通过拆解来了解它的内部结构。但医学上的CT扫描,使得“无损解剖”古琴成为可能。
“很多工艺都被揭秘了。比如说,古琴琴腔一般由底板和面板两块板组合成,由竹钉连接。这次发现,‘秋鸿’是这样,但‘春雷秋籁’则不是,它的面板、底板与侧墙是分离的。” 范珮玲说。
从截面图像上看到,“春雷秋籁”在常规上下两块板的左右侧面,还拼接了两块板,结构更为牢固。
还有,“为了让琴声更松透,古人常把上面板截成小块再拼接,这是古琴里的一种复杂工艺,叫‘百衲琴’。但这次发现,‘秋鸿’的上面板是完整的,龙池、凤沼(琴底的两个孔眼)对应位置的面板处,却挖了凹槽,填充了一小块一小块拼接的木头。这样特殊的‘百衲琴’工艺,保持了琴表面的牢固,却又能做到发声处的松透。”
“古代制琴大师各自都有独门秘技,知者甚少,年代久远,工艺自然失传,所以当今制琴工艺始终无法赶超古代。”
范珮玲说,经过这样清晰的透视,现代人就可以进行一模一样的仿制,尽管音色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做出类似效果完全可能。
其实,用CT扫描仪揭示文物奥秘早已有之,日本曾经用这种方法揭示古代乐器“尺八”的结构与工艺。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古琴也曾做过CT扫描,但当时只有扫描平面图,没有进行三维立体成像的处理,不能立体全面地反映全部结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