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万中国文物如何流失海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辽代南海观音木雕和山西广胜寺炽盛光佛壁画。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这一数字相当惊人。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作者采访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特聘教授、亚洲艺术史老师常青。在美国,他是少数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的华裔学者之一,在美国多家藏有中国艺术品的博物馆进行过研究,并担任过策展人。

 

  日本古董商雇人凿走山西石窟造像

 

  记者:海外博物馆获得中国艺术品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常青:各个博物馆对展品的来源一般都是保密的,特别是有些展品的来源不光彩时。在国外各大展馆,中国艺术品的来源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收藏家捐赠;二是博物馆自己购买——可以是用博物馆自己的资金、博物馆某项私人捐助的基金购买。

 

  这种购买的渠道可以是多样的,如直接去中国购买,从收藏家手里购买,或从拍卖行中购买。如果直接到中国以参与盗凿或盗窃的方式购买,就不光彩了。

 

  记者:中国文物主要在什么时间流入海外博物馆?主要是哪些方式?

 

  常青:主要在1900年至1949年间。中国文物外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外国学者(包括探险家、博物馆策展人、大学教授等)来中国探险,直接从中国以低价购买或免费带走文物。比如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从王道士手中买走敦煌古文书、古佛画等。还有人直接在中国发掘古代遗址,把出土文物全部运走,包括去佛教石窟、寺庙搬佛像,切割壁画等。二是外国收藏家直接到中国购买文物,包括从中国收藏家手中、中国古董市场购买。三是中外古董商人在中国以低价收购文物,再贩卖到外国。

 

  中国外流文物的种类主要是陶瓷器、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雕塑、漆器、丝织品、家具等,它们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迄现当代。其中,佛教造像与壁画均来自佛寺或石窟,主要是中国人或外国人直接去佛寺收购或盗窃的。其它文物多是传世品,即家族世代相传下来的。还有一些是出土品,主要是青铜、陶瓷与部分佛教雕塑等,其中有外国人发掘的,也有中国人盗掘后倒卖的。

 

  记者:当时有哪些著名古董商对外销售中国文物?

 

  常青:二十世纪初期,在中国市场上有两个著名的古董商:卢芹斋和日本人山中定次郎。这两个人干了很多坏事。在他们的鼓动下,很多中国石窟遭到破坏,遭受最大破坏的是太原的天龙山石窟,几乎没有完整的造像了。(沉默)天龙山石窟以盛唐时期的洞窟为主,代表了盛唐时期雕塑艺术最高水平,山中定次郎就直接雇人去石窟凿造像(据山中定次郎日记记录,四十多个佛头被凿下来,装箱运到北京,然后由北京运到日本)。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28年,山中定次郎出版的《天龙山石佛集》。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作为当时国际著名的古董商,来自浙江湖州的卢芹斋是很有争议的人物。文物鉴别能力高超的他,让西方真正认识到东方文物的价值,但他也将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卷毛騧”等国宝级文物卖到美国。在西方,他被视作向西方介绍东方文化的“英雄”;在中国,他因贩卖文物被认为是“卖国贼”。你怎么评价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