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涉文物第一大案告破
2015年,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文物犯罪案件,刷新了开封“9•18”特大文物盗窃案。这个被命名为“11•26”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仅一级文物就有125件,价值逾5亿元人民币。追回的很多文物为首次发现,甚至填补了考古发现的空白。追回的红山文化玉器、双耳带盖红山彩陶以及辽代绿釉鸡冠壶、三彩釉子母狮形砚滴、灰陶羊尊都是国宝级文物。“11•26”案件横跨7省10市,涉及10个团伙166人,涉案184起。“11•26案件”抓获的盗掘团伙
“11•26”案被追回文物
“11•26”案被追回文物
2014年开始,牛河梁来了不少外人。有的询问农产品价格,有的自称是收藏家和学者,有的则成天泡在村里赌博……这些人身份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有意无意间,都在打听有没有“片子”。所谓“片子”,就是指农民耕地时挖出来的破碎陶片。同时,在牛河梁遗址保护区外围区域出现了探挖痕迹。“这些探坑的出现绝非偶然,背后可能有重大案情!”发现情况的辽宁朝阳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开始侦查。2015年上半年,在公安部指挥协调下,经文物保护部门全力协作,以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为主组成的专案组艰苦侦办,历时9个月,终于侦破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5人,摧毁盗墓、倒卖文物犯罪团伙10个。
2015年,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文物犯罪案件,刷新了开封“9•18”特大文物盗窃案。这个被命名为“11•26”的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仅一级文物就有125件,价值逾5亿元人民币。追回的很多文物为首次发现,甚至填补了考古发现的空白。追回的红山文化玉器、双耳带盖红山彩陶以及辽代绿釉鸡冠壶、三彩釉子母狮形砚滴、灰陶羊尊都是国宝级文物。“11•26”案件横跨7省10市,涉及10个团伙166人,涉案184起。“11•26案件”抓获的盗掘团伙活动涉及面之广、专业化程度之高、犯罪手段之多为近年来罕见。无论是抓捕人数还是追缴文物数量,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之最,“11•26”堪称“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
“如果不是专案的告破,这些珍贵的文物很可能已经流落民间,甚至流失到海外。”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辽宁管理处处长张桂莲说,“这次追回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都有,很多文物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多项考古空白。”
今年上半年,在公安部指挥协调下,经文物保护部门全力协作,以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为主组成的专案组艰苦侦办,历时9个月,终于侦破这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5人,摧毁盗墓、倒卖文物犯罪团伙10个,追缴文物116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5件(套),价值逾5亿元。无论是抓捕人数还是追缴文物数量,都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之最,堪称“共和国涉文物第一大案”。
庞大犯罪网络浮出水面
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据考古学家介绍,红山文化距今已五千多年,是中国已知出现最早的文明。玉器使用和丧葬礼仪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点,已发现一大批造型别致、精工雕刻的玉器。
2014年开始,牛河梁来了不少外人。有的询问农产品价格,有的自称是收藏家和学者,有的则成天泡在村里赌博……这些人身份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有意无意间,都在打听有没有“片子”。所谓“片子”,就是指农民耕地时挖出来的破碎陶片。
同时,在牛河梁遗址保护区外围区域出现了探挖痕迹。不久,保护区内的6号、12号遗址地点也发现几个探坑。此外,建平县的辽代古墓葬被盗掘……越来越疯狂的盗掘,使得众多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积石冢群文物本体和原历史风貌遭到严重损毁。
“这些探坑的出现绝非偶然,背后可能有重大案情!”发现情况的朝阳市公安局组成专案组,开始侦查。经过近一个月调查走访,专案组发现了一个活动于朝阳及周边省市的盗掘古墓团伙的踪迹。侦查显示:这个团伙分工明确,有的团伙成员使用专业工具和专用通讯设备进行踩点、盗掘,有的则游走于地下文物市场兜售文物,与其他团伙彼此勾连。
经过反复研判,专案组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对这个团伙进行了严密布控。
公安部高度重视,将此案件立为部督案件。经过进一步缜密侦查,一个庞大的作案网络轮廓更加清晰——10个团伙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活动呈专业化、链条化,盗墓、转运、收藏、倒卖一条龙,涉及7省份10多个地市。
收网行动全面告捷
2014年12月7日凌晨5时,案件第一次收网。一场迅疾的抓捕行动在辽宁、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7省份10市同步展开。此次落网的涉文物作案团伙多达9个,团伙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其中的核心人物就是1号团伙头目姚某。
“姚某在确定古墓葬、遗址位置方面经验丰富,可直接根据山脉河流走势和日月星辰位置,对古墓葬、遗址进行大体的定位。”专案组民警介绍,许多其他盗掘古墓葬的骨干分子,都是姚某的徒弟或者是姚某团伙的成员。
“2号团伙成员王某就是姚某的徒弟。在姚某的指导下,王某等6人找到并盗掘了位于辽宁省建平县一处红山文化古墓,造成严重破坏。”专案组民警说。
这9个团伙中,除了有姚某、王某这样利用传统风水知识寻找盗挖遗址地点的,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使用高科技设备进行盗掘。
7号团伙中的核心成员李某,原本在黑龙江五常做探测仪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盗墓团伙成员,便开始进入“盗墓圈”。许多盗墓团伙都从李某这里买设备,每台设备售价18000元左右。还有的团伙已经从盗掘发展到有固定销售渠道。
擒贼先擒王,抓捕姚某是收网行动的关键。2014年12月7日凌晨,民警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一宾馆将姚某摁在床上。
与此同时,其他9支抓捕行动队同步展开抓捕行动,在6小时内抓获犯罪嫌疑人78人,主要嫌疑人全部到案。
近日,第二次抓捕行动展开,以犯罪嫌疑人程某为首的29人落网。
追缴文物1168件(套)
“由于涉文物犯罪的特殊性,我们在抓捕行动后立即进行追缴工作。”专案组民警告诉记者。如果不能在控制嫌疑人的第一时间搜查赃物,文物很可能被犯罪嫌疑人转移甚至倒卖出境。一旦被转卖,不仅意味着重要证据丢失,也会造成国家珍贵文物的流失。
在成功抓捕1号团伙成员刘某时,专案组民警随即对刘某的家进行地毯式搜查。民警在给炕供热的炕洞里找到一个黑色塑料袋缠成的小包。小包里面是报纸包成的纸包,打开纸包,里面正躺着那件勾云形玉佩,还有一堆马蹄形玉箍。
枯井中、马桶水箱里、墙壁的暗格内……除了炕洞,其他抓捕组民警在一系列隐秘的地方找寻到一件件珍贵文物。截至目前,朝阳市公安机关已成功追缴文物1168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5件(套)。
“该案有两个特点。”张桂莲介绍,一是公安部门在收缴文物后,会带着犯罪嫌疑人指认现场,因此出土地点非常明确;二是文物组合关系清晰,对于考古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郭大顺说,随着文物收藏热升温以及收藏市场不断开放,盗掘倒卖文物犯罪形势日趋严峻。此次公安部督办案的侦破,将对涉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为今后打击盗掘倒卖文物案件提供宝贵的经验。
嫌疑人讲述作案过程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在公安部直接组织指挥下,辽宁公安机关会同北京、天津、内蒙古等6省区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行动,一举破获公安部督办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此案是建国以来单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追缴被盗文物数量最多的案件,追回的被盗文物价值超过5亿元。
对于不少人来说,对“盗墓”的了解,更多来自于文学作品。诸如“下墓室之前要点一盏灯”、“随身携带黑驴蹄子”等细节经过艺术加工,使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这类违法犯罪活动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去年以来,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区、建控地带以外周边连续发生多起盗掘案件,涉案文物价值巨大。但在犯罪嫌疑人冯某看来,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书里那么多的讲究。
冯某:第一次干就是在牛河梁,2013年夏秋之交。(挖的时候)就用锹。咱这地方用不着洛阳铲,红山墓葬跟其他墓葬不一样,这东西,咱们也看一些节目什么的,说大墓几十米十几米深的,但是这儿很浅,最浅的就几十公分,用不了几锹就挖出来了。
在公安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辽宁公安机关会同北京、天津、内蒙古等6省区公安机关,成功打掉这些流窜多地、疯狂作案的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团伙,追回了以玉猪龙为代表一大批国家珍贵文物。
朝阳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局长王红岩介绍,盗掘文物犯罪愈发专业化、隐蔽化,作案手段和所使用工具不断升级,文物保护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更加困难。
王红岩:作案时间上,专门选择不为人知的时间。作案手段高科技、现代化,还有传统手法,星相学,他们有祖师爷级别的人物,看天象、看地象。还有就是反侦察能力很强。
本次行动抓获的最大一个犯罪团伙,其核心姚某被盗墓分子们奉为“祖师爷”、“关外第一高手”,精通红山文化,能够凭借星象准确判断墓葬位置。他的弟弟在分赃不均的情况下,加入了冯某的团伙,凭借看星象、土层等“家传手艺”,迅速成为了冯某团伙的“军师”。
犯罪嫌疑人冯某:拿着工具上山,到地儿之后,因为姚某有这方面的经验。因为他把地点提前看完了,就知道个至少是大概的位置,然后开始打探坑,看是死土还是活土,(如果)这块是活土的时候后,就说这块应该就是墓葬,就告诉从这儿往下挖。
公安机关掌握的信息显示,这些团伙成员组织、分工明确,有的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进行踩点、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有的游走于地下文物市场兜售所盗文物,形成从盗掘到销售的完整犯罪网络。而在被抓获的犯罪团伙中,甚至有公职人员参与。
姚某团伙成员邓某是辽宁省考古研究所技工,利用职务之便,将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件珍贵玉器藏匿,并在随后进行销赃。邓某表示,在考古过程中私藏发掘所得,自己并不费劲。
邓某:百分之六十以上(有机会私藏),现在一般考古所人手(不够),全是我们这帮技工在工地里,他们(考古所正式员工)在工地里的时候很少,有时候来一会儿就走了,全是我们在工地里,照相、绘图等。
记者:你听说过你们的同行也像这样,发生过把东西揣自己这里的吗?
邓某:没听说过,这是实话实说。要不出事肯定不说,就像我要不是出事了我也不说。
而帮助邓某销赃的刘某,是内蒙古赤峰市公职人员,从事博物馆文物鉴定工作的他帮助邓某通过互联网寻找这件玉器的买家,并从中获得“介绍费”。刘某说,邓某当时向他描述玉器来源时,只说是“有一个当地农民在地里捡的”。
刘某:我以为这可能只是违纪,没想到是违法。我干这么多年的文物工作,当时我们学的是博物馆工作守则,《文物法》我还真就没认真学过,他说他捡的,我在工作中觉得他也不是撒谎的人,但是到今天我觉得他可能是利用了我。
案件侦破工作历时九个月,跨越了七个省区。专案组人员乔装成各种角色,在犯罪团伙成员经常出没的村落与场所与其周旋。案件进入收网阶段后。朝阳市785名民警组成的9支抓捕行动队同步展开抓捕活动。主要嫌疑人全部到位。朝阳市公安局长李超介绍:
李超:前期进行阶段,干警多少天不回家,深入古玩市场。能想象到的吃的苦都吃了。这次案件抓捕犯罪嫌疑人数量、追回文物数、破获案件数都是(全国)第一。
虽然涉案文物价值难以估量,但是大多盗掘团伙分子并不能从中获得很多收入。犯罪嫌疑人冯某原本是在外打工,两年多前开始盗墓,他说,这项“新行当”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只带来无尽的后悔。
冯某:其实如果不干这个,做些其他的也足够养家糊口,生活也不一定差到哪儿去。就是,这种东西还是得不偿失,犯不上。
2015年破获的其他特大盗墓案
四川“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
近日,四川彭山区破获了一起公安部督办的盗掘、贩卖文物案,多名省内外的犯罪嫌疑人被刑拘。检方称,据专家初步估计,一级以上珍贵文物有多件,其中有金狮、金印、金册子等,其价值估计过亿……
彭山区公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事发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属公安部督办案件,因涉案人员众多,身份复杂,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相关人员已到过彭山督办此案,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这起盗墓案件背后可能牵涉着近400年来的惊天秘密——张献忠稀世宝藏。
河北定州警方破获特大盗窃文物案
2015年1月26日7时许,定州市公安局接文物所报案:当日7时15分,发现定州市贡院西侧文物所库房南墙被人掏洞,经查库房内西汉时期的两个青铜鼎、一个青铜盉、三盏青铜灯等文物被盗。
经国家文物专家鉴定,其中一个青铜鼎铭文为“王宫鼎”,为西汉时期中山王公贵族专用;另一个青铜鼎铭文为“一斗邑臂阑房”,“阑房”一词在史书有记载,但迄今为止考古从未发现过,在国内尚属首件;其中一盏青铜灯为庐灯,四个分件,三足为匈奴人像,腹部有羊头像,可自身过滤油烟;青铜盉为一柄一柳三足,此四件青铜器为国家一级文物,另外两个青铜灯有破损,分别为国家二、三级文物,历史价值、考古价值巨大。
经过侦查,几个月后,定州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盗窃文物案,将6件被盗文物全部追回,其中包括4件国家一级文物,涉案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损失。
(综合自华商晨报、央广网等)
相关报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