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兵:刀光剑影里的抗战岁月
2015-09-10 17:15:30 来源:武汉晨报 已浏览次

许一兵每天都花大量时间对藏品进行整理和研究。
辛亥革命纪念馆《为保卫大武汉而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藏品专题展,展出大量历史图片和300余件珍贵藏品,其中大部分是由民间收藏家许一兵提供。
前晚,他来到武汉大学和学生一起分享了他的抗战藏品和背后的故事。
51岁的许一兵是西安人,15年来收藏了近万件抗战文物,其中军刀最全,被网友称为“刀郎”。记者从他的刀光剑影中感受到了抗战的岁月。
战利品“村正妖刀”见证日本战败
在许一兵黄浦大街的家中,除了卧室里放了一张简易床外,其他地方都是藏品,墙上一排军刀让人不寒而栗。
许一兵说,他2001年从西安来到武汉,发现武汉到处是和抗战有关的地方,苏联援华空军烈士墓、中山公园受降堂、八路军办事处等,一下勾起他少年时的回忆。
“我小时候就住在八路军办事处边上”。许一兵说,他西安的家离八路军办事处非常近,经常趴在窗户上看里面的军事展品,加上那个年代看的都是《地雷战》这类和抗日有关的电影,心里一直有抗战情结,于是,开始在武汉收藏与抗战有关的东西,“一晃就是15年!”
记者看到,这些文物中,有一件战利品——皆烧村正妖刀。
许一兵说,想要了解日本这个民族就要了解他的刀。这把长约110厘米,标有“靖德”字样的日本军刀,刀身前端有几处凹陷缺口。日本武士家族的社会地位非常显赫,有背景的日本军人会把家传宝刀带到战场,抱着一种必胜炫耀的心态。最后战败投降,迫不得已才把这些刀具留在中国。
“没有刀就没有一切。”许一兵说,一个武士失去他的刀,剩下的只是羞辱,而一个武士家族的刀被中国人缴获了,整个族人的脸上都没有光彩。
许一兵说,在武汉发现日本军刀,是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收藏这些军刀是告诫国人不忘国耻。
美国杂志报道“东方芝加哥”沦陷
记者在许一兵的藏品中看到一本美国《生活》杂志对武汉沦陷后的报道,一群日本兵站在火车上欢呼,其标题不是称武汉沦陷,而是称“东方芝加哥”沦陷。
许一兵说,1938年11月24日,武汉沦陷后,国外媒体对这一重大事件进行了报道,多数媒体在标题上都称武汉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是战时首都。”他说,南京沦陷前夕,国民政府的主要部门就迁移到武汉,为抵抗日军侵略进行全国部署,制定武汉会战,实行保卫大武汉战役,一旦武汉沦陷,国民政府将向西南迁移。武汉水陆交通发达,京广线、长江黄金水道,决定了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汉阳兵工厂为抗战提供了武器,它在保家卫国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本人也很重视武汉。”许一兵说,武汉沦陷后,日军在武汉也出乎寻常的举行了三次进城仪式,一次是在长江上,一次是在租界内,一次是在武汉关前。
记者从老照片上看到,日兵经过的武汉关房屋灰暗,不过墙壁的抗日标语让人精神一振:同生同死保卫武汉!
武汉市民为中国空军助威
许一兵说,每当拿起有关中国空军在抗战时期使用的物品时,他的内心总是很激动。
他说,在武汉会战中,虽然中国军队都是部署在武汉外围阻止日军对武汉的进攻,武汉城区相对来说是安全的,不过日军飞机经常来轰炸,中国空军在苏联空军的援助下,每次都有不俗的表现。
每次日机来轰炸,武汉市民并不是慌着往防空洞跑,而是在外面为中国空军呐喊助威。
武汉“4.29”空战中,涌现了一大批英雄飞行员,他们和敌机殊死搏斗,重创日军,陈怀民这样的英雄飞行员得到人民的爱戴,如今,汉口有一条“陈怀民路”,解放公园有“苏联空军烈士墓”,洪山石门峰有“中国抗日空军烈士墓”,以此来纪念中国空军为武汉做出的贡献。
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晨报将开展一场“看抗战故事,访抗战遗址”活动,邀请一些民间抗战收藏家讲抗战故事,邀请读者朋友探访抗战遗址,对武汉的抗战你知道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抗战遗址和史料,请告诉我们,让更多的人知晓。
责任编辑:小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