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女俑定格盛世气象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古代陶俑有三个功能:作为人殉代替物的肖似符号,作为儒家传统和孝道的象征符号,承载着一个时代社会生活而形成的指意符号。其中,女俑因其优美的形体与服饰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汉唐时代,女俑作为一种文物符号深刻地表现了所处时代的精神风貌。

 

  汉代审美推崇“窈窕淑女”

 

  在汉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是面容姣好,唇红齿白,身材方面讲究体态轻盈,弱骨丰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彩绘包头巾女俑(图④)以巾裹头,状如风帽,面容丰满,柳眉杏目,直鼻小口,双手抱袖置于腹前。身着白色深衣长袍,衣摆宽大形似喇叭,长垂曳地。俑身材修长,线条优美,神态端庄恬静。

 

  汉代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对女性之美多有描述,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王桀《神女赋》中描述的“丰肤曼肌,弱骨纤行”,“肤柔曼以丰盈”。目前所见出土的大量汉代女性陶俑、木俑及画像砖石中的形象,无论是长袖曼舞的女子,还是吹竽抚琴的伎乐,大多为细腰袅袅,轻盈欲飞,即所谓的“窈窕淑女”,汉代美女赵飞燕就是由于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而深得汉成帝宠爱。现在,各地出土的汉代女性陶俑身材也多表现为修长。可见,身材修长是汉代对女性审美评价的标准之一。对比汉唐女性之间的审美观,一般说法是“燕痩环肥”,但汉代的痩绝不是枯瘦如柴,而是讲究肌肉丰泽而不肥胖,体态轻盈而不滞重。

 

  这件包头巾女俑面容秀美,衣着的形制和色彩都模拟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将一个温婉娴静、端庄恭顺的汉代女性生动准确地表现出来。工匠还巧妙利用深衣宽大的下摆做成形如喇叭裙一样的的底座,大大增加了俑的稳定性,同时形成轻盈飘扬的美感。充分反映了那一个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

 

  两晋南朝妇女热衷“做发型”

 

  1955年,南京幕府山东晋墓出土一件晋代女俑,头梳垂鬓绞花发髻。柳叶眉,凤眼低垂,鼻头微翘,笑容憨厚。女俑上身穿小袖短襦,领口镶边,下着筩形长裙,细腰紧束。双手拢于袖中,足尖微露裙外。神情怡然,风姿绰约。

 

  俑的发式,似将头上顶部的头发结束后梳成扁平状,尾部从花髻中间由后搭向前方。头顶四至右盘成,从两鬓下垂至肩,形成厚重而圆硕的垂鬓发式,说明这种发饰在魏晋时期南北方都很盛行。

 

  两晋南朝时期,妇女中流行丰富多样、新颖别致的花式髻。晋书记载当时妇女梳高大的发髻,因为用髲太多,不可恒戴,而需在“木笼上装之”,这种笼应该是能使假发固着的类似人的头形的。将髲子装在木笼上,并梳成高大新颖的发髻。需要时,将木笼和假髻一起戴在头上,就像今天人们戴假发套一样。说明当时有些妇女头上的发髻,是用假发梳成的。故被称之“假髻”或“假头”。魏晋时期,在妇女中广泛流行缓鬓倾髻的妆扮,这不仅是贵族妇女的盛装,也为贫家女子和侍女所喜爱。所以六朝墓出土的女俑头上,都梳有多姿多彩的花式髻,正是那一时代妇女头饰妆扮特色的反映。

 

  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件捧罐女俑(图③),其双手捧一小罐,恭敬而立,为侍女形象。脸部表情纯朴谦和,笑容可掬。身着窄袖长裙,腰系带。发式平阔高耸如冠,右边上翘起一发髻,额部鬓发均剃齐。此俑通体施透明釉。

 

  唐代之美登峰造极

 

  唐代女俑之美,在雕塑艺术上来说不是孤立的,是与时代的脉搏合拍的。唐初,百废待兴,女俑的形象清秀高挑、衣纹严谨。随着国家各方面空前强盛,尤其在文化方面继秦汉以后出现又一个高潮,雕塑艺术出现了新的风格。女俑形象逐渐丰满,五官集中,宽袍大袖,褒衣博带,这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创造的大唐盛世的风格。这种技巧,其势圆转,衣纹飘举,人称“吴带当风”。

 

  出土于西安中堡村唐墓的一尊唐三彩女立俑(图⑤),体态丰满,站姿挺拔,侧头望着远处,脸上带着从容闲适的微笑,身上的衣服黄、蓝、绿均鲜艳浓烈,裙裾垂地渐渐收窄,使得女性体态丰满但绝不臃肿。唐朝女性以健硕丰腴为美,配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彰显出豪迈自信的“盛唐气象”。

 

  唐朝是一个宽容、开放、自由的时代,妇女摆脱了礼教的羁绊,可以经常外出,抛头露面,到郊外踏青游玩。听戏、看球、逛庙会,尽情玩耍,而且穿着、婚姻、表达感情都甚少受限制。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后,妇女出门已经不再坐在轿子里,而是很神气地骑在马上,扬鞭策马,在街市奔驰穿行,享受自由的快乐。一尊出土的唐代彩绘釉陶戴风帽骑马女俑(图①)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

 

  唐朝舞蹈与音乐结合紧密,特别是从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乐舞,深受人们欢迎,不仅在节日庆典上要有歌舞表演,甚至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伎乐,这种具有西北及域外风情的乐舞俑始终占主流。故宫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唐女陶舞俑(图②),其表明在高水平的乐舞表演中,汉族乐舞仍占有一定的位置。时代在变迁,风尚在演化,但从女俑舒缓婀娜的软舞中,可以看到华夏先民的文化血脉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