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熨斗长啥样?

熨斗这种器形最初在商代发明,当时是被当作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人的皮肤。到了汉代,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清代末期。期间,熨斗的造型、材质也有造型变化,但性质大同小异。现在出土的实物熨斗中,最早的也是汉代的。

    汉代像勺子,清代像小汤锅把烧红的木炭放在里面,底部烫手了再使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刻有花纹的清代熨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汉代熨斗的龙形把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刻有“寿”字的熨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先生和他收集的古代熨斗。  
 
       没有电的年代,古人怎样熨烫衣服呢?我国两千多年前烫衣服的熨斗长什么样?市民陈先生的收藏可以给出答案。瞧,这把汉代熨斗多像勺子。

       陈先生拿来的熨斗有六把清代的和两把汉代的,铜质略有不同。他说,这两个时期的熨斗代表着古代熨斗的起点和终点。两件汉代熨斗大小相当,看上去都很像是一把底部平而光滑的长柄勺子,都是整体铸造而成,薄薄一层绿锈,看上去简约、古朴。其中一件通长为34厘米的熨斗,柄是一段长约20厘米的半圆实心柄,柄和斗的连接处,铸有一只伏虎造型。圆形斗的直径为14.5厘米,深约5厘米,有宽1.5厘米的口沿。斗内底部均匀分布有9个钱文图案。钱文为新莽时期的“小泉直一”、“货泉”两种。另一件汉熨斗长度略小,斗上没有工艺,但柄末端铸有独角龙首造型。

       六把清代的熨斗外观黑旧,大小不一,看上去有点像雕刻精致的小汤锅。每把清代的熨斗都是龙首形的柄,圆形龙口向外,圆形龙口在古代是为了防止烫手,装木柄用的。斗身上口大致呈斜坡状,靠近手柄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斗身内侧都有被灼烧过的痕迹,而外侧都有席纹、花卉、寿字等纹饰装饰。

       陈先生介绍说,熨斗这种器形最初在商代发明,当时是被当作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人的皮肤。到了汉代,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清代末期。期间,熨斗的造型、材质也有造型变化,但性质大同小异。现在出土的实物熨斗中,最早的也是汉代的。到了民国时期,式样已经有现代电熨斗的雏形了。古人熨烫衣服时,需要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樵斗”的。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