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熨斗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诸色杂货》中记载的宋代日常使用的铜铁器制品可谓丰富多彩:“如铜铫、汤饼、铜罐、熨斗、火锹、火箸、火夹、铁物、漏杓、铜沙锣、铜匙箸、铜瓶、香炉、铜火炉、帘钩、器如樽、果盆、果盒、酒盏、注子、偏提、盘、盂、杓。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诸色杂货》中记载的宋代日常使用的铜铁器制品可谓丰富多彩:“如铜铫、汤饼、铜罐、熨斗、火锹、火箸、火夹、铁物、漏杓、铜沙锣、铜匙箸、铜瓶、香炉、铜火炉、帘钩、器如樽、果盆、果盒、酒盏、注子、偏提、盘、盂、杓。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中记有:“提茶瓶、鼓炉钉铰、钉看窗、札熨斗。”在宋代铜铁制熨斗是百姓普遍使用的日常生活商品,而且宋代还有札熨斗这个行业。可见宋代熨斗已经非常普遍的进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据考古所知中国至少在西汉中期就已经出现熨斗了,东汉许慎《说文》曰:“熨,持火申缯也。一曰火斗。”汉时的熨斗是有实心长柄把的平底小盆状完全铜制器,小盆中放碳火加热,以熨烫衣服。宋代的熨斗与汉代熨斗原理是一样的,从收藏家之收藏实物看,宋代熨斗在造型上更接近近代的熨斗一些。一般是空心短柄,这样可以插入木把,不至于烫手。放碳火的托盆也更高深一些,也不完全是盆状,有呈斗状堤型的。且斗盆周多印制有精美花纹,所以宋代的熨斗很精美。 

         
       宋代熨斗又称为金斗,当是宋代妇女常使用的物品。秦观有词曰:“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史达祖有词曰:“寒炉重熨,便放漫春衫针线。”吕渭老有词曰 :“夜凉窗外闻裁剪,应熨沈香制舞衣。”
         
       张公庠诗曰:“金斗温温熨御袍。”大概宋代的熨斗熨平衣服之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王珪写诗道:“焚香重熨赭黄衣。”范成大有诗曰:“熨斗薰笼分夏衣。”秦观有词曰:“玉笼金斗,时熨沉香。”苏籀有诗曰:“藕丝帖体沉香熨。”王齐愈有诗曰:“水沉香熨窄衫轻。”宋代的熨斗还要加香料,或直接就用点燃的沉香来加温添香。宋代每年从海外进口大量香料奢侈品,宋人广泛应用的熨斗就是消耗大宗之一。 


       陆游诗曰:“熨斗生晨火,熏笼覆縕袍。”或许宋代就已有把熨斗与熏笼结合一体的器皿。宋代熨斗至少有两大功能,第一用来熨平衣服褶纹,第二用来熏香给衣服带来芳香的味道。正如尹济翁词曰:“朝衣熨贴天香在。” 

         
       宋代有的熨斗还有熨书平纸的功能,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北宋宰相晏殊就亲自用熨斗熨平书纸。“晏元献平居书简及公家文牒,未尝弃一纸,皆积以传书。虽封皮亦十百为沓,暇时手自持熨斗,贮火于旁,炙香匙亲熨之。” 
         
       释了朴写诗道:“熨斗煎茶不同铫。”曾觌咏词曰:“更阑后,满斟金斗,且醉厌厌酒。”看来宋代有些小熨斗还可用来煎茶、饮酒。可以说宋代熨斗应用广泛,熨衣、平帛、理纸、护书,还可熏香、煎茶、饮酒。宋代熨斗的种类应是丰富多采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