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收藏知识 四重四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资料图

       和田玉收藏“四重四轻”须谨记


   收藏和田玉似乎很简单,但内里的学问其实还真不小,想要做好,更是着实不易,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的时代里。对于和田玉收藏,熟知“四重四轻”很重要。

   重细度轻颜色

   资深专家提醒收藏者和消费者,不要盲目追玉石的颜色,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玉器最重要的不是白度而是油性、纯度与细度。羊脂玉是一个新疆民间对和田玉极品的称谓,所谓的“色如截脂”指的便是极品的羊脂玉。然而业界人士同时也认为,羊脂玉所指的并不是一味的纯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奶白,甚至是透出微黃的白色。现如今人们一心重“白”,其实早已走上歧途。

   重质地轻产地

   近年来,和田玉原料被相继发现于青海、俄罗斯、加拿大等地。不论收藏者、消费者,包括经营者,都应该更多的重视和田玉的质地,而非它的产地。广义上的和田玉是没有产地概念的,不管产自哪儿,只要是透闪石就是和田玉;只要色泽纯正,质地细腻,那就是上好和田玉。

   事实上,在综合比较了各地的和田玉后,甚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除子玉外,新疆当地产的山料白玉、碧玉的成色并不如其它产地中优质玉品。

   重结构轻产状

   现在的多数收藏者,一听到子料二字,就感觉是好东西,其实这种观念不但有误,而且也正是如今山料假充子料现象泛滥的最终原因。

   和田玉不论山料、子料、山流水料还是戈壁料都有上品。子料的品相未必就一定胜过山料、山流水等,对广大的收藏者来说,只要色泽纯正,质地细腻,就是值得收藏的。譬如著名的“95于田料”(产自新疆于田),其手镯毛坯山料就高于一般的子料价格。同理,上乘的脂白山料的品相也未必就输于子料。

   重艺术轻出处

   在玉雕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各地工艺大师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然而,是不是只有大师的作品才具有收藏价值呢?

   其实不然。大多数理智的人都能明白,大师固然有其跻身大师的理由,然而民间却也不乏高手,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的建议是,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相信自己的眼光,不迷信,勿盲从,一切以作品为准。

   综上所述,和田玉收藏应该多看、多学、多赏、多玩,培养出独属于自己的审美观与喜好。只有这样,才能从当今堪称浩瀚如海的玉雕作品中,寻觅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块“有缘玉”。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