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不具有产地含义
2015-01-20 16:32:02 来源:天山网 已浏览次
在不少人眼里,和田玉市场是谜一样的地方。看上去长得差不多的韩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和新疆和田玉,经过质检,都叫和田玉。在一般的消费者的概念中,新疆的和田玉都是产自于新疆喀什和田的。其实,现在玉器市场上人们所说的“和田玉”,并非一定是产于新疆喀什的“和田玉”。
“和田玉”不具有产地含义
“和田玉的概念扩大了,内涵却大打折扣!”经营和田玉原料及其雕件的玉器商人陈军对记者说,虽然在新疆众多玉器店中的柜台里摆放的玉,多注明是“和田玉”,但经营者心里都清楚,这些所谓的“和田玉”很多并非出自“和田”。但他们宁愿相信这些是“和田玉”,因为只有标明是“和田玉”才能卖好价钱,因为多数顾客是奔着“和田玉”这个品牌而来的。
新疆珠宝商会副会长马国钦介绍说,一直以来,国际标准中“和田玉”的解释为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颜色洁白的玉料,包括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等,不具有产地含义。也就是说,当前珠宝玉石质检站出示的鉴定证书“和田玉”,不特指某一个产地的玉石品种,而是一类天然玉石的品种名称。这就成了个别玉商的挡箭牌,低价位的韩料、青海料按高价位的新疆和田地区产的玉石价格来卖。
据记者了解,新疆和田的羊脂籽料就像绵羊身上刚割下来的白花花的羊尾油,温润、油光四溢;羊尾油放了三天,结成板块,颜色纯白,但死板、沉闷,就像俄罗斯白玉;而青海白玉就如同进行脱脂处理过的羊尾油一样,没有油分,以水为主,像玻璃一样通透并发灰。
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规定,产地不参与定名:带有地名的名称,并不具有产地含义。也就是说“和田玉”、“岫玉”、“独山玉”等名称,并不特指某一个产地的玉石品种。然而以产地来命名却是业内的习惯,“和田玉”从古沿用至今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如今演变成天然玉石的品种名称,这一规定保证了国家珠宝产品命名的统一性,对规范珠宝玉石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易爽庭说。
消费者多注重玉器产地
在乌鲁木齐市南门附近的几家大型玉器交易市场中,记者对十位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购买玉器是看重产品的美观度还是看重玉料的产地?”十位回答者中,看重产品美观度的占两成,其他的八位均表示看重玉料的产地。也就是说很多并不掌握和田玉知识的消费者都是奔着“和田玉”的品牌和名气购买的。
南门真玉楼中商户李先生指着玻璃柜台里形态各异、雕工精美的玉石佩件对记者说:“这些大部分都是俄罗斯玉和青海玉,顾客来挑玉,我们也介绍说都是本地产的和田玉,有时候有极个别投诉说买了青海玉的,我们就告诉他国标的规定,这不算欺骗消费者。”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玉雕大师马学武说:“俄罗斯开采玉的时间是上个世纪的80年代,青海玉开始开采只是在几年前。大量的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玉进入玉器市场后,由于国标中不表明产地,鉴定证书将含有透闪石的玉石均标注为‘和田玉’。”在新疆玉石鉴定中心,有很多消费者因为没有买到心目中真正的和田玉而来投诉。为了引导消费者认清标准,
避免因产地不明引起纠纷,在今年修订的自治区地方标准中,将在每份鉴定书上注明———名称不代表产地。
记者在南门的“新疆和田玉交易中心”随意走访了几家店面,这里的经营者会告诉消费者哪款产品是什么地方的材料,“既然消费者钟爱新疆本地的和田玉,我们就要将知情权给予他们,我们的经营者还会将三种玉料的相同不同告诉消费者,让他们自己选择。”
收藏小知识
和田玉的分类
本期“收藏小知识”由高级地质工程师鲁承安从“和田玉”的基础知识开始为大家介绍。
和田玉玉质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
白玉:白玉的颜色由白到青白,叫法上也多种多样,甚至可以说是比喻得也很形像,有季花白,石蜡白,鱼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等。白玉是和田玉中的高档玉石,块度一般不大。但白玉的籽料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玉质是最好的。有的白玉籽料经氧化后其表面又带有一定颜色,如秋梨皮、虎皮色、红枣皮、洒金皮等非常的精美。
另外,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
黄玉:黄玉是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探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同等于羊脂玉。
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其颜色深浅不同,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翠青等。和田玉中的青玉最多。这两年,肉质细腻的“青玉”价值也不断攀升。
墨玉: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须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浅分布不均,一般常见的是青玉、白玉的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
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影响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因为这种玉石中含有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以才会出现黑色。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