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后申遗时代 旧瓶装新酒
2014-12-25 08:37:21 来源:央广网 已浏览次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新闻纵横关注了中国大运河的河北沧州段,曾经沦为“天然垃圾场”大运河重新拾回了尊严,让青青草原背后的“龙须沟”消失不见。今天,我们南下,来到中国大运河一个重要节点——杭州。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浙东运河的起点,共有11个遗产点段。 申遗成功后,运河成了杭州除了西湖之外,另一张带着“世界遗产”金招牌名片,也酝酿出了一个全新的旅游热点。如何找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平衡点?原汁原味的运河生活会消失吗?
咱们的线路从武林广场出发,到拱宸桥这一路上……来感受我们的运河文化……
晚上7点半,杭州市武林门码头,游客坐在船上的木桌旁,品茶看夜景,等着“夜游运河”观光船的开动。观光船仿造明清时代的槽坊船,古色古香的外表之下是沃尔沃的发动机。
这是“夜游运河”开展的第六个年头了。船上的导游小罗说,以前外面一片黑漆漆,讲解也没有什么激情,现在随着古桥的翻修、古建的重新利用,发现一趟夜游,讲解的时间不够用。
小罗:有了越来越多东西我们可以滔滔不绝,是不是有些东西我们感觉讲得不够,像一个富义仓,完全可以讲个一个小时,如果有时间的话,很多故事,现在赵志刚越剧王子的赵氏工坊这些都在里面。
遗产点富义仓装上新发动机
富义仓,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在大运河畔,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富义仓做过军用仓库,做过职工宿舍,如今经修缮后,就像槽坊船一样,已经有了新的发动机。这里已经变成文化创业产业园,10余家企业入驻。涵山堂就在其中一家。
进了涵山堂,设计简单大方的桌椅充满了复古的味道,这里除了卖家具、瓷器,还举办茶道培训班、传播中式生活美学。涵山堂的主人包文伟说,当时创业时,害怕人气不足,但是富义仓拯救了他们。
包文伟:说白了我们可能在杭州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所谓振臂一呼、登高一挥呢人家会应者云集呢,也做不到,但是呢我们完全就靠这里,一个是富义仓这个地的地脉的气息,一个是我们还是这里面的这种传递的精神上的状态。虽然这是清朝的建筑,但是它在现在当今这个21世纪啊,它还能保持焕发它的活力。
包文伟生活在富义仓已经两年了,他认为让古建筑充满活力,才是最佳的保护状态。
包文伟:类似富义仓这种运河两岸这种建筑群啊如何开发利用。之前,可能之前很多政府啊,全国各地的政府就是把一个古建筑保护好,保护好以后搞陈列馆,它实际上是一种“死”的状态,它的陈列就完全是一种陈列,它缺少互动,它跟现在生活的关系基本没有,它只是供人瞻仰、供人去看,而不是说让你能在里面生活。
大运河申遗成功了,包文伟欣喜的同时还有些担忧。
包文伟:申遗成功以后,政府对这个地方的期许可能就更高了,那期许一高呢,政府可能不知道下一步对运河应该怎么开发怎么保护,我不知道当我的租约到期以后,我还能不能在这里继续一个我这样的状态。(政府)没有表态,说白了就是判决书还在上面,还判没下来。
有这种想法的,并不是只有包文伟一个人。杭州元启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史新华这几天心里也有离别的思绪。
史新华:这个问题我们是十分关注的,还挺矛盾。第一个呢,我们在这么一个风水宝地,或者说全国全世界关注的地方,有幸在这儿办公,我们觉得这个都是不可求的。但是另一方面呢也特别担心,就是政府会不会有别的动作,
九月下旬,杭州还留有夏天的尾巴。办公室闷热,史新华把电风扇搬到身后,点了电蚊香,与客户打电话,时不时停一停,等头顶上的飞机飞过。尽管富义仓漏雨、蚊虫多、冬天冷夏天热,史新华从来兴起过离开的念头。他说,作为设计师,生活在运河边、富义仓中,已经感受到了某种关联。
史新华:我们做过一个书院,业主来过富义仓,在这喝喝茶聊聊天,等他们回去他们发现再找别的设计公司也没必要了,因为这个设计公司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体验式设计是高于一般性的创意,就是那种所谓装扮式的设计。你要告诉人生活在木结构房子里的一种四合院的味道,包括过去人对风水的一个理解。
史新华说,在富义仓,他有过独对茫茫大雪刹那间的感动,工作累了,可以到院子里咖啡馆喝咖啡,看周围居民穿过,有时为参观的游人指路。运河旁,杭州市井独特的生活气息是写字楼无法企及的。
运河穿过,两岸留下了很多运河人家的旧居。而曾作为工业重镇的拱墅区,废弃的旧厂房比比皆是。如今,拱墅区旧瓶装起了新酒,文化创意产业在旧房子里兴起,所有的产业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运河天地”。
司文阁:它这个也可以做一个镇纸,像这样做一个镇纸,这如果是个盖子,打开以后它可以放那种线香,这个拿掉它底下也可以放盘香,如果点线香也可以,把这个盖上去。这是一个塔的造型,这是一个桥的造型。
司文阁用毛笔将创意画在纸上,分别取材于拱宸桥和香积寺。司文阁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的总策划,2008年,将运河旁的旧船厂改造成了浙窑公园,驻守5年,在运河旁设计、烧制陶艺。
司文阁:我们每年都参与的杭州市的城市旅游纪念品的一个研发,这个也包括运河的纪念品,我们基本上每年都会获得一两个奖项,这也同时就是传达了我们运河文化,因为这些纪念品未来都会被那些游人带回千家万户。有好几个项目也是去跟旅游互动相结合的,比如“陶艺动手游”,陶艺的创作体验,这也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的。
开放是所有文创园区的特点。拱墅区文化创意产业办公室主任孙益芳表示,
孙益芳:每年我们像浙窑、像40166、富义仓,文博会期间,成为一个市民的体验点。整个产业在转型升级,整个城市的区域在转型升级,产业和城市日益在融合。
越过拱宸桥,漫步来到桥弄街,一路上能看到沿运河的住家与码头、合院式的传统民居、民国时期的里弄建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简易“公房”、八十年代的“筒子楼”。有的变成了咖啡馆,外面还立着“运河诗歌大赛”的黑板,有的变成博物馆,可以亲眼看见折扇、陶艺等传统艺术品是如何出炉的,有的阳台上晾着居民的衣服,传来饭菜的清香。
大运河旅游开发的棋盘中,杭州市已经下了很多步,牵头与其他运河城市成立旅游联盟,向国际推广大运河旅游项目;建立运河旅游集散中心;将举办运河庙会,每一个运河城市都有一艘船;为未来的运河旅游客船招商引资……而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赵弘中说,整个规划都会保证原汁原味的运河生活。
赵弘中:原来在规划的时候呢,我们就在沿线啊恢复了寺庙、富义仓啊,这个原汁原味的保护富义仓呢现在成为老百姓的精神粮仓,里面开茶馆,展示运河的文化,开电影院,还有就是书店,让老百姓呢能够感受当时的历史文化内涵,富义仓呢已经成为市民休闲的一个场所,大兜路、小河地方全都改造成为让居民照常在里面生活的,有些房子拿出来做民宿,有些房子拿出来做博物馆。这些地方也是保持了原真的生活场景。
舒乙,作为推动申遗工作开展的第一批倡导者,在他看来,后申遗时代,搞开发不能让原住民远走高飞。
舒乙:规定了一定范围,这里面是不是一定不可以动呢,不是这个意思。他已经住成破烂了,已经21世纪了,外表不动、格局不动、机理不动,内部一定要动,换成宜居的设施。大的好的宅子要变成博物馆,不要走那种路,原住民都没了,全部外来户。里面有无数原居民,无数博物馆,地方性很强,这才是发展的路。也不要一味的商业化,不是居民的东西了。大运河申遗之后,有很多东西要做,要设立一个大家都遵守的管理条例。
结束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