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科学仪器检测十三问之八

      问:古陶瓷胎、釉和色料中微量元素成分含量真的难以仿制吗?

      答:古陶瓷一般就地取材,原材料经过粉碎、淘洗、混合和加工,成型干燥后通过烧制成瓷器。根据科学分析,古陶瓷胎和釉中的化学成分可分为主量成分和微量成分,按元素分为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古陶瓷胎和釉中的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  Na2O、MgO、Al2O3、 SiO2、P2O5、K2O、CaO、TiO2、MnO、Fe2O3
 微量元素 As、Ba、Be、Bi、Ce、Co、Cr、Cs、Cu、Dy、Er、Eu、Ga、Gd、Hf、Ho、La、Li、Lu、Nb、Nd、Ni、Pb、Pr、Rb、Sb、Sc、Sm、Sr、Ta、Tb、Th、Tm、U、V、W、Y、Yb、Zn、Zr、……


      不同窑口的制瓷原材料来源不同,其不同的化学成分显示了产地特征,目前直线距离3公里的两个窑口的同种釉色瓷器得到科学识别。随着时代变迁、原材料的变化、淘洗和烧制技术改进,同一窑口不同时代的瓷胎和瓷釉中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微弱变化,这是进行古陶瓷时代特征研究的科学依据。古陶瓷胎、釉和色料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的是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百万分之几甚至更低。

      现代高仿品不能同时实现与古陶瓷胎、釉、色料中主量和微量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完全一致,亦难以仿制!

      目前元素能谱X射线分析技术可以无损测量的化学成分有:

 主要成分 Na2O、MgO、Al2O3、 SiO2、P2O5、K2O、CaO、TiO2、MnO、Fe2O
 微量元素 Cl、Sc、V、Cr、Co、Ni、Cu、Zn、Ga、As、Pb、Rb、Sr、Y、Zr、Ba 




      建立窑址考古发掘出土的、产地和底层年代明确的、具有统计性和代表性的古陶瓷标准样品库,瓷胎、瓷釉和色料中主量和微量成分的参考标准数据库,应用元素能谱X射线分析技术获得的数据,即可实现高技术仿品的识别。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