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粉彩花卉御制诗文壁瓶鉴赏

“壁瓶”,顾名思义是专为悬挂于壁上而设计的一种瓶式,其背面平坦,有可供系挂之孔槽。壁瓶最早出现在明代,成书干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介绍过壁瓶的用途“四时插花, 人作花伴, 清芬满床, 卧之神爽意快, 冬夏两可。” 到了清代乾隆朝,制瓷工艺可谓集历朝历代之大成,壁瓶无伦在造型、釉色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清乾隆 粉彩花卉御制诗文壁瓶-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 粉彩花卉御制诗文壁瓶

       “壁瓶”,顾名思义是专为悬挂于壁上而设计的一种瓶式,其背面平坦,有可供系挂之孔槽。壁瓶最早出现在明代,成书干万历十九年的《遵生八笺》介绍过壁瓶的用途“四时插花, 人作花伴, 清芬满床, 卧之神爽意快, 冬夏两可。” 到了清代乾隆朝,制瓷工艺可谓集历朝历代之大成,壁瓶无伦在造型、釉色上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乾隆对壁瓶的喜爱非同一般,在其一生中共有7首咏壁瓶的诗文。紫禁城内三希堂,因乾隆曾在此藏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殉的《伯远帖》而出名。然而在这不足4平方米的暖阁内, 一面墙上竟挂有十一只造型各异、釉彩纷呈的壁瓶, 加之临窗悬挂有两只, 总共有十三只之多, 可见乾隆对壁瓶之喜爱至极。

 

       此瓶主体就是一首乾隆于戊寅年秋写的诗“ 大邑冰瓷巧就模, 撷芳随处贮琼敷。邮程水陆延群玉, 风月三千获蕊珠。不是文殊命童子, 定为长吉背奚奴。一尘弗染诸缘静, 岂识寻常有苑枯。”题咏的内容便是壁瓶在轿辇中有着插花之用,为行程增添不少乐趣。戊寅年秋即乾隆二十三年八月, 据档案记载乾隆曾秋称木兰围场, 此诗即为赴木兰途中所作, 归来后命人烧制在壁瓶上的。

 

       在乾隆七年之前,壁瓶上是没有御题诗的,从清档中得知乾隆七年皇帝传旨 “将此诗(官汝称名品,新瓶制更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在。香簌度帷纱。)交与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其字并宝, 尔酌量收小, 其安诗地方并花样, 亦酌量烧造, 钦此。”督陶官唐英在接旨之后,回到窑场,与手下一起经过十七天的烧造,得一批“之样不一”,“字分四体”,“与瓶式配合以避雷同”的轿瓶,在唐英的复明奏折中写道 “御制诗笺暂留窑厂收贮, 以便奴才于来年春到厂开工时, 另酌变款式再制轿瓶几件。” 乾隆皇帝对此十分满意, 在唐英奏折上朱批“所办甚好, 知道了。”可见轿瓶的制作不同于一般的大运瓷器,是经过乾隆皇帝的亲自设计、下旨,督陶官亲力亲为制作而成的贡御之器。故绘有御题诗之壁瓶必精工细造,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责任编辑:水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