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牙雕刻历史悠久

      象牙制品古已有之


      中国象牙雕刻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早在旧石器时代,居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以象牙雕刻作装饰品而随葬。历代帝王都把象牙作为皇家供品,
 

      历史上,牙雕制品是宫廷艺术的代表,是帝王将相身份地位的象征。在中国,因为受到佛教影响,象牙被赋予避邪的寓意,也使得象牙成为贵重的特种工艺制作材料。象牙雕刻与竹雕、木雕并称为传统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象牙雕刻的艺术品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备受历代藏家珍爱,通常以“竹木牙角”分类,成为独具特色的文玩艺术品。
 

      中国的象牙制品早唐代就已闻名中外,明清两代更是中国象牙雕刻发展的高峰。明代中晚期,文人雅玩之风兴起,牙雕也成为重要的收藏门类。发展至清代,象牙雕刻走向繁荣,宫中专设工场,制作供皇帝玩赏的象牙雕刻艺术品,涌现出许多微雕名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是牙雕的黄金时期,曾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象牙雕刻艺术与玉雕、珐琅、雕漆并称为工艺品“四大名旦”。90年代,象牙雕刻归类为文玩杂项中,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中国象牙雕刻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清代中期陆续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中心生产地,主要以广州、苏州、北京为代表。各个中心生产地之间既在题材和形式上保持着各地的风格特色,同时又互相渗透,在技术上有交流。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交通便捷,讯息技术的发展,各地牙雕艺人频繁交往,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各地区的地方牙雕的色彩,一方面在增加,形成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四个主要地区,其他还有天津、福州、乐清等地,另一方面他们之间的风格也逐渐的淡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精细工整,玲珑剔透的广州牙雕以广州为代表,故称之广州牙雕,北京牙雕具有了雍容华贵的宫廷艺术品格。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于保护大象种群的考虑。在拯救濒危物种的问题上,国际上又开始摒弃死板的贸易禁令方式,允许库存象牙的贸易。这样,象牙原料的供给又出现了一线生机。然而,无论是从人力还是从财力上看,北京象牙雕刻工艺都已经进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在我国1990年6月1日停止从非洲直接进口象牙、1991年全面禁止了象牙及其制品的国际贸易后,任何商业性的进口象牙一律不获批。在象牙原料禁止的情况下带动了象牙收藏的高涨,象牙雕刻更是在禁止绝唱中不断升值。象牙雕刻与竹雕、木雕并称传统雕刻工艺中的三大门类。象牙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向来被视同白色的金子而备受鉴赏家珍爱。
随着对象牙贸易的禁令,加上象牙制品的原材料告急,牙雕工艺品的数量也卖少见少,随着市场的消耗,存世的牙雕精品将越来越难得。故此,一段时间,象牙工艺品的价格已狂升了100%,牙雕艺术品受到藏家们的热烈追捧。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