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月饼制作背后的故事

       制造月饼模共有五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就是选择好的木材,最好是用沙梨木,它的特点是板面光滑、纹路细。将选好的沙梨木材锯成一块块大约有十厘米厚的四方模板。

 

       第二道工序是挖孔,是制造月饼模时最艰苦、最费时的工序。必须使用雕刻刀细凿,将里面的圆孔刻得平坦光滑才能使用。打边花开“牙”是下一道工序,使打出的 月饼有菊花状边缘。第四道工序是打气眼,气眼是月饼模的排气孔,主要是让馅打下去时里面的空气能排出来。

 

       最后一道工序是制造月饼模的“精华”之处:雕刻花纹,为月饼模“文身”。月饼模花纹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题材有人物、动物和花卉图案,配以文字。雕刻刀法 要求简练、刚劲有力、进刀快且深。做好的月饼模要求画面印纹清晰、边牙均匀、字面光滑、脱模爽快、便于操作、适合生产需要。


       使用的雕刻刀也很有讲究,都是雕刻师傅根据雕刻的需要,自已打磨而成的。刀口有平、弯、宽、窄等样式,雕刻每一处不同的花纹就使用不同的雕刻刀,雕刻刀需经常打磨,锋利的刀雕刻出来的花纹才有棱有角、立体感强。

 

       随着社会的发展,月饼模不复往日的光彩,大多闲置而成为藏家的珍爱。一般说来,月饼模刻纹不会过于繁复和细致,以免月饼出模时无法表现;但也有刻工精致的月饼模留存下来,或许单纯为观赏而作。

 

       月饼模是将生活和艺术结合为一的传统工艺。这项工艺随着中秋文化氛围越来越淡,已有日薄西山之势,缅怀过往,不免令人慨叹。月饼模可以说是对中秋节民俗演化的一种记录和存档。它的艺术形态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民间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物化。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