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散木篆刻

邓散木 (一八九八•十•十六•——一九六三•十•八•),乳名菊初,学名士杰,改名铁,字钝铁;後改名粪翁、散木;别署芦中人、虚木、天乎、楚狂人、无外居士、青道人、且渠子。晚年因病割一足,遂以一足、夔为号。斋名有豹皮室、三长两短之斋、廁简楼、三梦闇、怀馨室。上海人。

      邓散木 (一八九八•十•十六•——一九六三•十•八•),乳名菊初,学名士杰,改名铁,字钝铁;後改名粪翁、散木;别署芦中人、虚木、天乎、楚狂人、无外居士、青道人、且渠子。晚年因病割一足,遂以一足、夔为号。斋名有豹皮室、三长两短之斋、廁简楼、三梦闇、怀馨室。上海人。

 

      年十四,人英人所办华童公学读书,因不堪奴化教育,愤而离校,归家自习国文,奋读数年,诗文皆卓然有得。十九岁充上海会审公廨文书。廿五岁自办《市场公报》,并亲主笔政。越两年创南离公学,任校长。居常以书刻自遣,年三十—拜赵古泥为师,深究篆刻;而於书法则问业於萧蜕合。两公皆常熟人,故自称『虞山弟子』。所居颜曰『三长两短斋』,『三长两短』本上海人谓意外之疾病生死,粪翁毫不忌讳,『三长』以指其诗、书、印,『两短』则谓词与画。後改其斋曰『廁简楼』,自称为『廁简子』,刻『遗臭万年』、『三臭而作』 、『粪土之墙』 、『都廁守』、『海畔逐臭之夫』等闲章,钤於得意作品之上。开个人书法篆刻展览,请帖竟以拭臀草纸为之。因其艺术精湛,而所为又往往惊世骇俗,由是轰动海内之嗜书印者。章士钊曾慕名参观其展览,一时兴至,赋诗赠之:『粪翁鼻头何着粪?却惹荀令三年香。偶尔龙蛇一挥洒,高堂素壁生奇光。平生论书先人品,汀州嘉兴斯道强。畸人畸行作畸字,矢溺有道其废庄。』粪翁即报一章云:『吾道真同乾矢橛,一橛头禅孰会之?拥几前朝供人彀,撩天旧梦听成丝。平居歌哭忆生意,向晚疏狂总费持。直待相逢人海裹,累君辛苦为题诗。』

 

      鬻艺生涯,并不寂寞,其《书刻约言》云:『……不慧非艺人,亦不乐为艺人,更不欲以艺事奸世,有个好不慧之书若刻而期在得者,谓如左约。不慧虽贫,荠粥之供,差堪自给,彼倘未者,其或逼我,则将期之於醉乡。』气格恍如郑燮。年四十二,自设书法篆刻讲座,从学者凡数十人,若郭若愚智宠、单晓天琴宰,皆其表表者。自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八年间,先後举办个展及师生合展凡十二次,誉满江南。抗战期间,更举行义展,尽以所得贡诸国家。曾有题竹诗:『西望夔州一泫然,莫惭无力报涓埃。一枝聊寄风前意,杀贼原知要箭材。』献身杀敌之情,跃然纸上。

 

      一九五五年,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聘,至北京工作。大鸣大放之际,因上书文化部《书法篆刻是否孤儿?》和《救救书法篆刻艺术》,为书法篆刻请命,被划为『右派』,由是厄运叠至,政治上备受歧视,生活亦乏保障,以抄录供影印之书稿报酬为生。一九六○年,左足因血管堵塞被截;翌岁伤右腕;逾年到胃;其後一年即以胃癌、肝癌逝世。

 

      忆余以一九五九年始见粪翁於北京真武庙寓斋,时值炎夏,粪翁袒腹相晤,和易好客,虽遭委屈,而言谈之间,犹以编写书法篆刻通俗读物、普及祖国传统艺术为己任,毫无郁懑神色;壁间悬赵古泥印蜕轴及徐生翁字联,可见尊师崇贤之意。其後函札数通,先後惠余手卷、条幅、对印,盛意至感。著述中或以资料见询,余必力赴,唯不多耳。

 

      其书诸体俱佳,精力弥满。行草出入二王,婉畅洒逸;楷书植骨於欧阳,而益之以北魏;隶则初宗汀州,其後博综汉刻;篆书原取径吴缶翁,晚年融合大、小篆,及甲骨、简帛文字,自成体貌,布局随心,结体恣肆,气韵生动,允为一大创作。而篆刻尤所专擅。早年曾习浙宗;师事赵古泥後,则拟缶翁雄奇朴茂一派;於汉宫印尝反复摹作,取长舍短,深所致力;又留心於古玺、封泥、瓦当,融会贯通。所作生辣痛快,迥异凡响。凡笔画对称者,必一边特重,一边特轻,以求变化;遇『浮鹅勾』(如『元』;字末笔),往往上翘以取姿,人戏谓之『起飞脚』。一印人手,颇着意於整体与意境之安排,使轻重、粗细、疏密、屈伸等变化能成有机之艺术美,务求格高而韵厚。复注意刀法章法与印文之相协,刻豪爽语则大书深刻,刻婉约语便巧隽绰约,刻诙谐语又时出奇兵……沈禹钟以『三长两短语由衷,自许平生印最工。巨刃摩天空一世,开疆拓宇独称雄』一诗誉之,至为恰合。

 

      其所刻印,蜕本有《三长两短斋印存》、《廁简楼编年印稿》、《旅京锲迹》、《一足印稿》等五十七册,凡三千三百余方。日本刊有《邓散木印集》初集八册。於古玺印及名家流派印艺术之评鹭,及其创作之心得,俱已著诸《篆刻学》一书中,而论章法之分疏密、轻重、增损、屈伸、挪让、承应、巧拙、变化、盘错、离合、界画、边缘等十二项,举例详加剖析,尤前无古人。著作之已刊布者,有《篆刻学》(日本有翻译本) ,《石鼓斗释》 、《书谱序译注》 、《续书谱图解》、《欧阳结体三十六法诠释》、《草书写法》、《篆刻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等,待刊者有《荀子详注》 、《说文外编校补》、《西汉宫印考》等近十种。字帖已出者,有《四体简化字谱》、《五体书正气歌》、《散木书陶诗》。综合者有《邓散木书法篆刻选》。幼女国治,粪翁逝时,年仅十八,能读父书,遗著多赖以整理印行,一九八三年春间以小故遽殒,惜哉!(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五日,马国权增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周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