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超:做吴昌硕后人要学会“夹着尾巴”学艺

       林语堂说,活着的人总会有好多可能的改变,而且活着的人总有很多秘密,等他们去世之后才被后人知道。要了解一个已故的人反倒比了解一个活着的人更真实有趣。

      今年是西泠印社建社110周年,作为西冷印社首任社长和 “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吴昌硕先生在不同场合被反复提及。在11月29日吴昌硕先生忌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了吴昌硕先生的曾孙吴超先生,希望通过他的讲述,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最真实的吴昌硕,共同缅怀这位艺术大师。

      那天下午,坐在浙江美术馆长长的木凳上,吴超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曾祖父——那位“身材不高,面颊丰盈,细目,疏髯”的老先生。

      曾孙心中平易近人的曾祖父

      记得第一次见到吴超先生是在9月底西泠印社社藏文物捐赠回顾展上,在此之前对吴昌硕先生的曾孙有过无数种猜想,但几次交流后感受到的亲切还是出乎意料。心想,假如时间往回走,见到吴昌硕先生,也该是如此温暖吧。

      从吴超口中得知,他的曾祖父吴昌硕是个非常和蔼可亲,富有生活情趣的人。“我从小就开始接触、了解吴昌硕的艺术,也时常听我爸爸和祖父讲起他的故事。”他说,从他们平时的言谈来看,吴昌硕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大画家,因为出身贫苦,总是能与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有很深的交往。

      吴超讲了几个小故事。有一次,吴昌硕在躲雨时碰到一个卖豆浆的小贩,两人交谈甚欢。那人知道吴昌硕是画家,请他画幅画。他立马答应了,回家画好后还特地送过去。

      “另外还有与一个理发师和一个照相馆老板的事,也被传为佳话。”当时,吴昌硕特别喜欢吴超的父亲吴长邺,因为是最小的孙子。

      附近一个照相馆的老板知道,就经常带着吴长邺去拍照,过一段时间就会把照片送到吴昌硕手上。老先生看了非常开心,照相馆老板就趁机求画。

      “老爷子总是很乐意为他们画画。理发师也是,后来山西北路一家小小的理发店居然挂出了一堂(四件)吴昌硕的作品。把人家都看呆了。”吴超谈论起这些事的时候笑容是幸福的,似乎当时的场景——我们(包括吴超)都没看到过的场景,就那么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了。

      艺术家的性情品质会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因为艺术源于生活。吴昌硕的作品有他“纵横的标注”,纵向是秦汉以来的文化,横向就是日常生活的点滴了。吴昌硕是农民出身,所以他画高雅的梅兰竹菊,他也画锄头画萝卜、猪肉、蔬菜……身边的一切都有机会入画入诗,因为他对他们甚是了解。

      “他相当爱国。”吴超说,“尽管平时给人的感觉是对一切都无所谓,特别和善,但是他有明确的原则底线。”当时有人想把三老碑卖给日本商人,吴昌硕听说以后觉得浙东的第一碑必须留在这儿。于是就与几位先生一起发动西泠印社的社员画画卖钱,捐助,最后把碑给赎了回来。

      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者

      后人对吴昌硕的评价很多,“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

      然而,我最初想要了解吴昌硕是因为《桃实图》,图中绘两株硕果丰实的桃树,倚靠着巨石,或是果实太沉,一枝垂落于地。图中还自提诗留印,可谓“诗书印画”四绝。他擅长石鼓文,将它运用到绘画中,纵逸飞扬,笔墨充实,充满张力,花朵刚劲又带婀娜。《桃实图》表现出吴昌硕大写意花卉的神韵气质,艺术个性鲜明。

      吴昌硕绘画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对中国近现代画坛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他的创作与坚持不懈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他年轻时生活在安吉,家里条件比较差,但他对篆刻兴趣浓厚,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慢慢对社会上的印学也有所了解。”

      太平天国运动时,吴昌硕在的村庄里4千人,除了成功逃难出去的20几个,全部不幸死去。他在逃难时仍然不忘学习篆刻,没有石条,就拿贴条在砖块上练习。直至回到安吉安定下来后,也是一直由他父亲教他刻字。“当时他的风格还是比较多、比较怪的,”吴超说,“在20岁以后,走出安吉,到杭州、苏州、湖州、上海学艺。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他的见识和眼光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此后他端庄学习态度,坚持走秦汉这一路。”

      从刻印写诗开始,吴昌硕结识了不少好友。为了学艺,他会去收藏家朋友的家里当家庭教师,上完课帮他们整理古玩。在那期间,他看到了不少好东西、真东西。同时,也奠定了他艺术认识的基础,并且起步高。到38岁之后,吴昌硕基本奠定了自己独特的刻印风格。

      他的作品在海内外广受喜爱

      吴昌硕一生的作品现存的有2万件左右。老先生为别人写的信和诗稿不少,除了字画印作品之外,还包括他的尺牍、信件等等,现在都已成为收藏品。

      也许是因为吴昌硕的作品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所以在国外,尤其在韩国、日本、东南亚一带极为受欢迎。受中华文化影响,被中华文化感染的收藏者们抢着收藏他的作品。自然,在国内,吴昌硕的作品也广受喜爱。据吴超介绍,在不久前的一次拍卖会上,西泠印社收藏的吴昌硕创作的一副十几个字的对联拍出220万高价,另有一块四字横匾,也拍到100多万。留心观察,会发现吴昌硕作品的价位在不断攀高。

      现在,吴昌硕的作品仍然有不少在海外。吴超分析了其中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曾祖父当时确实为懂得欣赏他作品的日本友人画了不少画,刻了不少章”;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流失了不少作品,当时国家穷,大量字画被低价卖给外国人,以换外汇,甚至还有出口的,“现在国家强大了,不少作品已经回来”。

      对于广大喜爱吴昌硕作品并且有收藏打算的藏友们,吴超建议,在鉴定作品真伪时,最好能在运用自身基本鉴定能力的基础上,多找一些懂的人看看。他说:“不要迷信什么鉴定家。鉴定家不等于专家,术业有专攻,找一些爱好吴昌硕作品的民间收藏家,也许他们更有发言权。”

      “夹着尾巴”做吴昌硕的后人

      今年是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吴超说,应该好好纪念那些为西泠印社打好基础的前辈们。前贤们留下来的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要展示给大家看,他们积淀下来的文化和精神要继承发扬。

      吴昌硕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对印社的发展花了很大精力,也用他脚踏实地做文化的态度,一直影响着往后的社员们。正如吴超所说,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品质都让我们这些后人高山仰止。但他非常谦虚和蔼,“一直以来,西泠印社社长、副社长以及其他前辈们,与社员的关系就是鱼和水的关系,非常要好,无话不谈。这样的关系到现在都没变,如果哪天社员把社长看成神了,那就违背西泠印社宗旨了。”

      “祖父经常教导我们,作为吴昌硕的后人,你就要‘夹着尾巴’做人,‘夹着尾巴’学艺,不要被浮躁社会中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迷惑。因为学无止境,需要像曾祖父那样静下来慢慢积累。”这似乎是深入吴超骨髓的思想,这也是曾祖父留给他的宝贵精神财富吧。他说,即使有再高的成就,艺术创作再有魅力,也千万不要浅薄地以为自己的学术天下第一。

      吴昌硕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比如,画画的时候学习任伯年的笔法;学习油画的笔法,将堆色融入自己的画里;晚年看到西洋画里诸如西洋红等颜色可以入国画,他也会借鉴过来。从他的一张画里,我们可以得到许许多多惊喜,可以说是他的作品集学问之大成。

      艺术是一方净土容不得一丝杂质

      当说到为什么近现代出现了众多书画大师,而当代鲜有时,吴超的回答是:真正的大师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要成为大师。

      就像吴昌硕一样,他从没想过成为大师,也没说过自己是大师。真正的大师是各方面综合的素质、艺术底蕴丰厚了以后自然而然出来的,并不是想培养就能培养出来。同时,真正的大师在被认可之后也是虚怀若谷。

      然而,由于体制上的不完善,现在许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艺术界是造成损害的。比如,官本位的问题。官大了,似乎就必须在书画界或者某个社会团体给他一个位置。也许这个位置对社会团体是有利的,也确实存在积极方面,但是不应该过度宣传他的作品,尤其是缺乏真正艺术价值的作品。无奈总有一些人会捧场,把他吹得晕晕乎乎。

      “任何人把书画创作作为业余爱好、情趣培养,都很值得提倡。但是不要一会儿一个某某大师,并且拿来引导小青年,这样对社会危害太大。”吴超说,“艺术是很纯粹的,以事实说话。假如胡说了落成文字,被以后的人评判是很难为情的。另外,学艺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抛弃杂念,坚持不懈。”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