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的鉴别与欣赏

      随着当代核雕业的迅猛发展,橄榄核雕已经成为人们闲暇把玩和收藏保值的新热点,由于人们的审美观不同而对同一件核雕作品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评判标准。这里就目前市场上的核雕作品浅谈一些鉴别方法。
 
      1、看作品的内涵。

      评价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就题材而言应看其是否新颖,是否包含了某种值得回味的意蕴。题材本身就代表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件立意高远,题材新颖的艺术品,其价值无法估量。《苏轼夜游赤壁》核舟之所以被人们崇仰至今,是因为除其刻工的精美外,更重要的是作者王叔远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题材。
 
      2、看刻工和布局。

      一件核雕上品,在刻工上往往线条清晰流畅,刀法自然,深浅恰当,精细入微。而劣质品的刀法往往拖泥带水,模糊不清。在布局上,优秀作品一定是符合恰当的比例关系,特别是人物作品,头、躯干、手足的比例关系准确,就给人一种舒服感;而大头小身体或手长腿短则难以被人接受,此外,在一些风景类作品中,还应注重主题,主体是否突出,疏密是否恰当,远近景物的排布是否符合常理。
 
      3、看作品的神韵。

      神态和韵味是一件作品的“灵魂”,“活灵活现”的作品肯定是很有神韵的佳作,特别是人物作品是否有神,重点要看人物脸部的肌肉表达和眼神表达,同时还要看人物的动态表达。劣质品往往线条变化不当,比例关系失调,人物神态呆板,这就谈不上艺术品的气韵和神采。
 
      4、看作品的材质。

      核雕作品的选材非常重要,根据雕刻题材和款式的不同而所选材料也不同。首先,大核气派并稀少,特小圆核难刻也稀少,这两种核自身价值高,很受市场欢迎。其次看色泽,色泽深红的核子质地坚硬,容易出包浆,不易开裂。其三看核子是否饱满,饱满的橄榄核显得“大气”,雕刻成品后给人一种悦目感。
 
      5、机刻与手刻的区别。'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电脑雕刻机生产的核雕产品,因其机械制作而价格很低,这些产品的出现引起了不 少顾客恐慌,生怕自己买的是“印刷品”。事实上机制品和手刻品很容易区别。首先,我们目前的电脑雕刻机用于核雕生产尚未成熟,橄榄核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受此限制,机械还雕不出精细的立体作品,而只能雕出一些浮雕类、文字类产品。其次,机雕产品没有明显的刻刀痕,线条模糊、呆板,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神韵。其三,机雕产品量大且千篇一律,同一产品除了大小有区别外,其他地方没有任何区别。而同一作者的同一类手刻作品不可能完全相同。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