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出土西汉美酒芳香味犹存

  濮阳市区日前发现一处西汉中前期的古墓葬群,在发掘文物时,考古工作者意外发现一西汉铜提梁壶内仍保存有一斤多液体。10日,经目前全国最权威的鉴定中心——北京质谱中心鉴定,该液体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并经其认定的国内历史最久远的酒类。

 

  两千多年前的铜壶内有“声音”

 

  4月10日,濮阳市在东环干城附近的廉租房建设项目之一的盘锦花园建设施工中,意外发现一处西汉中前期的古墓葬群。文物考古人员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西汉墓葬230余座,已出土600余件遗物。

 

  令文物考古工作者惊喜的是,在对第134号墓发掘中,意外发现一西汉铜提梁壶,轻轻一摇,竟意外听到壶里有液体的声音。该密闭的壶出土时内仍保存有液体,约一斤多。濮阳市文物所所长南海森称,“当时,考古人员极为激动,怀疑铜壶内装的液体极可能是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美酒,考古人员迅速对该壶采取保护措施,用塑料袋进行简单封闭,然后制作木箱全封闭保存。”

 

  闻着“有酸酸的味道”

 

  文物专家对铜壶进行探伤测试后,决定于4月29日用技术手段取出少量液体送检。

 

  经过6个小时的取样,先后从铜壶内抽取液体30毫升。“有一点芳香气息,还有酸酸的味道!”现场专家称,古代有个成语叫“狗猛酒酸”,是比喻这个酒放的时间长了,它发出的那种酸味。

 

  西安曾出土26公斤西汉美酒

 

  2003年6月中旬,西安市北郊文景路中段一工地发现了一座汉代高级贵族墓葬。考古专家在清理一件西汉早期凤首铜锺时,惊奇地发现其中盛放着约26公斤青绿色的美酒,香味仍然扑鼻。专家普遍倾向于西汉美酒是黄酒。专家认为,这些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美酒是目前所知保存最好、存量最多的古代美酒。

 

  权威机构认定这是“西汉美酒”

 

  5月10日,经层层送检,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的联合鉴定机构——北京质谱中心对该液体做出鉴定,认定该液体属于酒类,是迄今为止国内经认定的历史最久远的酒类。

 

  知识链接

  西汉美酒不能饮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程光胜研究员明确表示,西汉美酒不能饮用。他说,经过两千多年,西汉美酒的乙醇含量已经很低,已失去了酒的饮用价值。另外,它还含有一定量的铜及其他一些重金属离子,如果饮用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

 

  据《大河报》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