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建设新思路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博物馆在高校教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传承祖国文化以及丰富校园文化方面,更有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由于高校在博物馆场地、经费以及编制方面的限制,使得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缓慢,定位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后续维护以及展览交流方面显得举步维艰。沈阳师范大学在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十字路口,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共建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在博物馆志愿者服务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高校博物馆建设的新思路和启示,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

 

      沈阳师范大学在高校博物馆建设中的新思路      

 

      高校博物馆发展到今天,无论其馆舍建设、展陈服务还是内部机制都面临巨大的困难。高校博物馆在沦为高校形象工程的同时,其教育功能也逐渐淡化。对此,沈阳师范大学在建设自己的博物馆时,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打造专题性博物馆,为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 依靠优势学科打造专题博物馆      

 

      与社会博物馆相比,高校博物馆的最大优势便是可以依托高校专业优势,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和与之相关的藏品,有相当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后续力量。      

 

      沈阳师范大学和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共建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共设8个展厅16个展区,占地面积达19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鞍山群早期生命、燕辽生物群、热河生物群、辽宁的古人类为“亮点”。以介绍30亿年来辽宁“十大古生物群”为重点,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设依靠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的学科优势,争取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首先解决了沈阳师范大学在建设博物馆中场地紧促的问题,博物馆建设的资金问题。同时,建成后免费开放的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也享受到国家对博物馆的各项补助,使得学校在运行和维护博物馆方面,有了很大的资金支持。这些措施都大大减轻了学校自己筹钱建设博物馆的负担和运行维护压力。      

 

      其次,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成,对保护辽西地区的古生物资源以及壮大沈阳师范大学的古生物专业也有很大的帮助。辽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然而辽宁地区在此之前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和收藏机构。古生物化石的破坏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风化造成的破坏,二是人为的破坏。无论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都对古生物化石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缺陷。有利于对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科学性,提高其科学价值,使得辽西地区的古生物研究走向正规,辽西地区的古生物化石保护也得以有序开展。沈阳师范大学在建立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后,古生物专业的实力也大大增强,古生物化石由过去屈居于图书馆一角的古生物化陈列馆,变为古生物博物馆;古生物学由过去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下面的一个小专业,变为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古生物学院;古生物的研究也从过去的学校内部,走向全省,临近诸省,乃至与俄罗斯、加拿大建立了广泛学术交流。       

 

      第三,辽宁古生物博物馆的建立是辽宁省文化教育事业、我国古生物学事业的一件大事。沈阳师范大学依靠这张名片,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学校参观、访问。这对于探索高校博物馆建设有很大的帮助,对促进辽宁省的国际交流与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       

 

      2. 从校史陈列室到学校博览园      

 

      目前,我国一些有条件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博物馆,即使没条件的高校也都有自己的校史展览馆。然而,无论是高校博物馆还是校史展览馆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展示内容多限于高校历史的老照片和建校以来保留的教学器物。展览内容单一,长时间不能更新展示内容。其次,馆舍面积狭小,没有空间做大型展览,不能很好地发挥教育功能。第三,高校博物馆展示时间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接受校史教育的需求,更不能达到了解学校,增加学生对学校情感认知的目的。最后,展览很少对社会开放,其文化辐射范围有限。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