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和心灵的博物馆教育 ——从深圳博物馆谈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博志愿者形象大使王梅为志愿者授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手绘T恤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城市建设史的奇迹。深圳博物馆注重突出特色,亮出“改革开放史”教育品牌, 多年来不断创新发挥教育职能,走近市民生活,走进观众心灵,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一、展览多样化,关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帮助人们战胜沮丧和消沉,坚强地生活,保持希望和乐观。深圳博物馆通过反映文化多样性来促成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关怀市民的精神家园,促进社会和谐。近年来深圳博物馆策划引进的临时展览,以介绍与反映文化多样性为指向,如《意大利绘画四百年——贝利尼博物馆藏品》《商代遗珍——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文物精品展》《三秦瑰宝——陕西出土周秦汉唐文物展》等大型专题展览,精心举办《古代西域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与交流》《匈奴、鲜卑、契丹考古反映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因素》等专题讲座,深化展陈相关背景知识,深受市民尤其是文博爱好者欢迎。瑰丽灿烂的中华文明、丰富多元的世界文明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差异性,舒展了怀抱,开阔了胸襟,增进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深圳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的目标。以《深圳改革开放史》陈列为例,有1000多件(组)展品、1200多幅图片,“蛇口开山第一炮”、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合同等重大事件的实物展品,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中的艰辛和困苦,感受到至今洋溢在城市里的光荣与梦想。原居民的家庭用具、票证、农村城市化改造实物、创业者珍藏的家书,这些记载改革开放生产生活的展品以细节感人,传递了筚路蓝缕、拼搏进取的能量;打破平均主义分配制度的“四分钱风波”,弘扬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深圳对边缘地区的对口帮扶、募师支教等事迹,传播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观念。这种种正能量还包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来了就是深圳人”等观念,成为2010年深圳市民评选出的“深圳十大观念”。深圳博物馆展陈中包涵着的情感因素让市民对城市产生归属感,有助于培育公民意识和感恩的情怀、阳光健康的心态,也因此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