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

 “非遗”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的制作工艺也早在2008年就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件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名列其中,归为第八大类传统技艺。

 

  此次沙龙活动中,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来到了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

 

  “从1736年铁观音诞生至今将近300年,我们安溪人一直坚持做茶,薪火相传,从未间断。”王文礼说。乌龙茶铁观音是半发酵茶,茶性温和,茶道中庸,任何人群都能适应,民间素有“夏喝绿,冬喝红,一年到头喝乌龙”之说。

 

  在王文礼看来,铁观音有四大功夫:一是种茶的功夫,二是制作的功夫,三是加工的功夫,四是泡茶的功夫。这四大功夫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俗话说,好茶从种植开始,但铁观音天性娇贵,被茶人称之为‘好喝不好种,好喝不好做’。一泡上好的铁观音必须有很独特的产地、很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栽培措施。”王文礼介绍,现在,安溪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茶乡到处呈现出青山绿水,这样的环境也使得安溪铁观音的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第二种功夫是指制作的功夫。在所有茶叶的制作中,乌龙茶制茶技艺最为讲究。特别是铁观音,既是一门苦力活,也是一门艺术活,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把控不好,都会影响质量。第三种功夫是加工的功夫。按照国家标准,铁观音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其中,浓香型铁观音的加工更要求用传统铁观音的工艺来做。第四种功夫是冲泡的功夫。铁观音对冲泡有着特别讲究的功夫,不同冲泡方法都会导致不同的口味,能达到“七泡有余香”的效果。

 

  王文礼介绍,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现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表示,作为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和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他愿意肩负传承铁观音制作技艺的责任,担当打造优秀民族品牌的使命。

责任编辑:小白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