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良:理应把珠算请回小学课堂

      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理说,我们该高兴和庆祝才对。然而面对早已被束之高阁、众多中小学生不知“算盘”其为何物的,不知“珠算”二字有何义,我们不免又有些尴尬。就如一件被大家称作是宝物的东西,却被丢弃在自家的角落,被蛛网和灰尘包裹着,让人心痛。

  珠算退出小学生的课堂已有十年。理由据说是,“珠算已在生活中不常用到”,同时还“为了给小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算盘不常用、计算器是大家最常用的计算工具不假,但生活中不用的东西,小学生课堂上就不学,这种认识太功利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给小学生“减负”,也应该把那些“偏、难、怪”的考试题从小学生的课堂上和试卷上清除掉才对。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算盘被誉为“最古老的计算机”。学珠算能开发智力,难度又不大,说什么也不应退出课堂。

  民族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发扬,小学生的课堂应是一个主阵地。人在年少的时候,对所学的东西记忆最深,并且在以后回忆时,常会怀有很深的感情。凡是需要普及和弘扬的文化,一定要出现在小学生课堂上。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珠算,理应在小学生的课堂占有一席之地。这对继承传统文化、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极为重要的。

  小学生教材内容的取舍,不能短视,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要讲科学性,要更多地听取公众的意见。“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尽快把珠算请回小学生的课堂,是有关部门急需要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