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金石

青金石(英文:Lapis lazuli,来源于拉丁语),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佛教称为吠努离或璧琉璃。化学分子式为(Na,Ca)4-8(AlSiO4)6 (SO4,S,Cl)1-2。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呈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结构。颜色为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绿蓝色等。青金石在选择上以色泽均匀无裂纹,质地细腻有漂亮的金星为佳,如果黄铁矿含量较低,在表面不出现金星也不影响质量。但是如果金星色泽发黑、发暗,或者方解石含量过多在表面形成大面积的白斑,则价值大大降低。

青金石是一种较为罕有的宝石,呈蓝色的青金石古器往往甚为珍贵。在阿富汗的巴达赫尚,发掘青金石的历史已经超过6,000年,而在古埃及前王朝时期遗址亦可发掘到青金石所制的首饰,在高加索梅赫尔格尔的新石器时代葬地,甚至远至毛里塔尼亚亦可找到青金石的珠链。青金石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颜料中的群青色,为青金石研成粉末制成。

《石雅》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所以中国古代通常用青金石作为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拾遗记》卷五载:“昔始皇为冢,……以琉璃杂宝为龟鱼。”有人认为这里的“琉璃”就是青金石。但古人辨别宝石,在色不在质,其色相似的,其质虽异,其名仍同。因此秦始皇墓中是否有青金石,还需考古工作者来验证。外国学者赫尔芝认为,中国在公元2世纪(东汉)已有青金石,而章鸿钊在《石雅》中则认为中国三代之初已有。这一争执,也有待于广大考古工作者来解决。据《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

青金石

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皆借玉色来象征天、地、日、月,其中以天为上。由于青金石玉石“色相如天”,故不论朝珠或朝带,尤受重用。青金石也被阿拉伯国家视为“瑰宝”另外阿富汗也把它当作自己国家的“国石”。

产地有美国、阿富汗、蒙古、缅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国。阿富汗的青金石出产于该国巴达赫尚省的含青金石区,其中以萨雷散格矿床最为著名。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