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张爱玲手稿亮相(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爱玲的手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大钊的手迹

厦大珍品展开幕。展出的百件文献手迹珍品展里,包括了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等革命元老和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人的书法、手札、信件手稿及部分著述等。

据悉,展览持续到今日,免费开放,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地点在厦大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多功能厅。

李大钊陈独秀

鲜见信札展出

珍品展展出了中共党史中的“南陈北李”之李大钊、陈独秀在1919年写给当时的北大庶务主任李辛白的信,谈及《每周评论》的出版发行。

收藏家臧伟强介绍说,这两封信珍贵在于:两人留下的手迹极其少见李大钊1927年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年仅38岁,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曾命令有关部门全力搜集李大钊的手迹;而陈独秀留下的手迹更少。

鲁迅信件

有“厦门港”邮戳

鲁迅1926年从厦大发出的一封信的信封也在展品之列。信封正面可见“厦门港”的邮戳,背面还有厦大的校训。

鲁迅的这封信是写给他的忘年交章廷谦,催促章赶快到厦大任教。

张爱玲手稿

曾拍出5.4万港元

才女张爱玲的手稿也出现在珍品展中,这一张只有75字的书函2009年在香港拍卖会上拍出5.4万港元,可谓是“字字千金”。

这封书信手稿是张爱玲写给香港《信报》编辑戴天的,只有短短五行,共75字,但字体很端庄,内容谈的是《张看》的出版事宜,下款有签名。戴天后来将此信件送给朋友,朋友又送给朋友,最后流到拍卖市场上。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