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出自中国元朝时期,它是元代瓷器制品的代表作。该瓶器型高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被称为元代蓝釉器中引人注目的艺术珍品。1992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宝级文物,该瓶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不足百年,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特别是手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尤以制瓷业十分突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瓷器制作无论在颜料的炼制或烧造方面,进步颇为显著,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该件元蓝釉白龙纹梅瓶高43.5厘米,口径5.5厘米、最大腹径25.3厘米、底径14厘米。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瓶口和瓶身均不太圆,修胎不太讲究,有点随意性。器底浅,内凹为砂底,足底边角修刮随意。元蓝釉白龙纹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龙环绕瓶身一周,呈横“~”形,龙首上仰,似鹿角形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炯炯有神。其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背部脊纹动感鲜明。四肢粗壮且长,前肢一前一后屈伸,后肢一后一前伸屈,呈跨大步行进状。肘毛纤长而稀疏,亦作飘拂状。伸出的四肢,每肢三爪指尖十分锋利。其尾似蛇之秃尾。
从整体上看,元蓝釉白龙纹梅瓶主体纹饰与辅助纹饰相映成趣,和谐统一。主纹是龙和一颗火焰宝珠,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宝珠纹的时代特点是唐代火焰短,元代火焰长,而宋代火焰介于唐、元之间,不长不短。元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火焰曲长呈波浪状,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像浮动的珊瑚枝。满刻鳞片的龙身弯曲起伏,其动态与毛发的飘拂一致,神形兼备地展现了一条巨龙凌空腾飞,遨游于天际间。那矫健的身躯,飘拂的长发,坚硬的利齿,锋利的尖爪,尽显龙的威武、雄壮、猛然。在巨龙周边空间衬以四朵飘动的火焰形云纹,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咤吒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
元蓝釉白龙纹梅瓶口沿内施蓝釉,器内无釉。器外壁通体施蓝釉,细看梅瓶上、下蓝釉略有不同,器身上部釉薄色淡泛紫,器身下部釉厚色浓泛深蓝色。整体釉质肥厚、莹润。胎釉交接处微露火石红。云龙纹施以淡淡的青白釉。蓝釉深沉古朴,青白釉清新纯洁。两种色釉的差异十分鲜明,白釉龙纹在蓝釉的衬托下更加夺目,两色相映,对比强烈。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